第22頁(第2/3 頁)
爾含蓄地指責尼赫魯因循自滿、舉棋不定。他建議徹底重新估價印度的對華政策,包括重新部署印度部隊以守衛可能引起爭執的地區。
[
註:這封信於一九六八年第一次公開發表在一家孟買週刊上。該信作為附錄刊載於達爾維(dalvi)所著的《喜馬拉雅的失策》(hialayan
bnder,孟買thacker≈一九六九年出版)和庫爾迪昔&iddot;內雅所著的《兩線之間》(孟買allied
publi射rs一九六九年出版)兩書中。 ]
尼赫魯對這封信的答覆沒有公佈,但是從他後來採取的行動中可以推斷出答覆的要點:他繼續執行對中國友好的政策,繼續鼓吹中國進聯合國的主張;但同時也已下令把印度的行政管轄範圍擴充套件到整個東北邊境特區(north-east
frontier ancy,簡稱nefa),這就是那塊位於麥克馬洪線南面的部落地帶現在的名稱。
一九四九年底的東北邊境特區的情況,和英國人離開時的局面差不多。印度方面在靠近麥克馬洪線東端的瓦弄設立了一個哨所,但印度在其他各段的陣地距離該線還很遠。印度侵入達旺地區,到了德讓宗就停下來。西藏對達旺的行政管轄仍舊未受幹預。然而,不到一年的功夫,印度在東北邊境特區增設了二十個哨所。一九五一年二月,一名印度官員帶著一支警衛隊和幾百名腳夫進入達旺。過去的英國政府最後曾贊成修改麥克馬洪線(一九四四年高德向西藏人提出的方案就是證明),現在印度政府顯然已決心反對修改這條線,並打算把他們的邊境線從色拉山口推進到麥克馬洪當年畫的那條線上來。拉薩的西藏當局提出了抗議,而印度的政治官員不加掩飾地回答說,印度正在接管達旺。西藏人再次提出抗議,指責印度政府&ldo;把原來不屬於它的地方攫為已有&rdo;;對此,&ldo;我們深表遺憾,並且絕對不能同意&rdo;,並要求新德里立即將印軍撤出達旺。印度對西藏的多次抗議置之不理,繼續留在達旺,並象一九四四年英國在德讓宗所乾的那樣,趕走了在達旺的西藏行政當局。這樣一來,曾經使英國參謀總部十分擔憂的那個西藏/中國領土的&ldo;危險楔形地帶&rdo;終於完全消除,而麥克馬洪線也就大體上從地圖上移到地面上,成為印度事實上的東北邊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