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2/3 頁)
言時作了這個比喻。
] (中國懷疑印度事實上是替達賴喇嘛寫了他抵達印度後的第一個宣告,而且從宣告內容提供的證據來判斷,可以證實中國的這種懷疑。) [
註:例如,這個宣告仔細說明瞭達賴喇嘛穿過麥克馬洪線進入印度的地點。他說這個地點是在兼則馬尼(khzeane)。(這件事情的意義,見本書第五章)西藏人對這條線的態度至少是模稜兩可的。如果說達賴喇嘛在剛從拉薩逃出後發表的第一項宣告中竟煞費苦心地具體說明麥克馬洪線的確切走向‐‐而且要照印度方面的畫法來說‐‐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
當時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在開會,代表們發言憤怒地提到了&ldo;印度反動分子&rdo;,指控他們對叛亂的封建勢力提供援助和進行鼓勵,&ldo;繼承了英帝國主義的衣缽,對西藏懷有擴張野心&rdo;。雙方都恢復了舊時的猜疑。
中國政府也象尼赫魯一樣感到左右為難:一面感到憤慨,一面又承認同一個龐大的鄰國保持友好關係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這一點可以從當時中國大使對印度外交部外事秘書所作的一篇精彩的書面談話中看出。為了答覆並駁回印度指責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攻擊印度一事,中國大使在書面談話中認為中印兩國關係中出現的&ldo;令人遺憾的不正常現象&rdo;來源於印度對西藏叛亂的叫囂所反映的&ldo;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破壞中印友誼&rdo;的行動,來源於印度政府對於達賴喇嘛的隆重歡迎。在重申了中國感到憤慨的理由並宣告中國政府希望&ldo;一時籠罩著中印關係的陰雲將會迅速消散&rdo;之後,中國大使就講到了他的書面談話的核心。這就是提醒印度,中國的敵人是在東方,&ldo;兇惡的、侵略的美帝國主義&rdo;在東方有很多的軍事基地,都是針對中國的。他接著說,印度沒有參加東南亞條約;印度不是我國的敵對者,而是我國的友人。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西藏叛亂的平定和進行民主改革,絲毫也不會威脅印度。……我們不能有兩個重點,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幾年來,特別是最近三個月,我們兩國之間的吵架,不過是兩國千年萬年友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值不得我們兩國廣大人民和政府當局為此而大驚小怪。……印度朋友們!你們的心意如何呢?你們會同意我們的這種想法嗎?關於中國主要注意力只能放在中國的東方,而不能也沒有必要放在中國的西南方這樣一個觀點……朋友們,照我們看,你們也是不能有兩條戰線的,是不是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雙方的會合點就是在這裡。請你們考慮一下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