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ldo;備馬!&rdo;
……………………………………………………
軒文館。
這種地方一般都是接待來自各國各家的有名士子,或者是諸國有名的大家弟子暫時歇息的地方。
自齊王宣佈要在齊宮鹿臺召集諸子百家辨論天下的訊息傳來後,諸子百家的大能以及許多弟子紛紛從諸地齊至齊都淄博,而軒文館自然也就成為這些人的暫時居住只所。
位於齊都西市的一間偏僻的軒文館,正是儒家大能荀子荀昱極其弟子的暫居地,比起一些兵家法家子弟住在繁華的東市,西市儒家所住的軒文館就有些寒酸了。
齊都,分東西二市,其中東市多數是一些王公貴族或者有名望的人氏的府宅所在地,例如劉紀的漢國質子府,縱橫家公孫術的府宅都在東市。相對於東市,西市只是一些平民的居住地方,所以自然不如東市繁華。
第29章 南宮遲
儒家,作為諸子百家中份量很大的一個學派,雖然其治國理念與世道不容,可在諸國中卻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儒家歷代聖賢也是層出不窮,也正是因為這些聖賢的存在,使得儒家在諸子百家中佔據一個極重的位置。
自進入春秋以來,儒家一直活躍在諸國中,雖然造就了非凡的影響力,可任用儒家理念治國的國家卻寥寥無幾。除了宋國曾經用儒家理念治國一段時間後,各國對於儒家的態度基本上是賜予各種禮遇,卻不任用儒家治國。
曾稱霸天下的一代強主齊恆公曾說過,儒家可治學不可治國,儒家知識天下各學派無一能及,若是治學無疑是最好的一條路了。可是儒家各代聖賢卻依舊堅持著治國這一想法,並為之付諸幾代的努力,各代聖賢周遊列國,宣傳著儒家理念,並希望國君能夠接納儒家理念,任用儒家治國。
只是可惜,儒家的仁道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無疑是背道而馳,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接納儒家治國的建議。
作為儒家又一代聖賢荀昱在聽聞齊王將在齊宮露臺召集諸子百家辯論天下後,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從晉國立刻趕到了齊國,荀昱認為這無疑又是一次能夠大大擴大儒家的影響力的事件。只是荀昱雖然是馬不停蹄的來到齊國,不過似乎還有來晚了點兒。東市的軒文館內早就被各家子弟住滿,所以儒家便在這蕭條的西市了,不然的話以儒家的地位還不至於在西市中居住。
軒文館中的一間房中。荀子荀昱和他最得意的一個弟子南宮遲正對立而坐,師徒之間正在交談著什麼。
&ldo;子恆,看你心神不定,為何事發愁?&rdo;
荀昱已經年有六十有餘,多年的舟車勞頓,來往於諸國之間,讓他的面容有些憔悴,頭髮鬍鬚皆已經雪白,老臉上溝壑縱橫,深深的皺紋密佈。
&ldo;最近漢國質子府管家張樊想請弟子去見漢王三子,弟子一直未從,差點都要被人綁去了。&rdo;
南宮遲說道,南宮遲又名南宮子恆,所以荀昱一直稱呼南宮遲為子恆。比起荀昱的老態龍鐘的模樣,南宮遲身穿錦衣,長發高高束起,唇紅齒白,舉手投足之間,儘是一股貴族風範。
&ldo;那個好學縱橫術的漢王三子劉紀?&rdo;
荀昱自問自答道,&ldo;那個三殿下倒是聽說與公孫那個老匹夫走得很近,哼哼,縱橫小道而已!公孫那個老匹夫能言善辯,可惜也僅此而已,上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