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頁(第1/2 頁)
羽林軍,應龍軍,虎賁軍。甚至是一些當年在諸國的精銳,劉紀都是盡皆出動。這一次的陣容,絕對算的上強兵如林,名將如雨了。
&ldo;這是?&rdo;
漢地之上,不知何時四處多起了一張告示,但凡有化解瘟疫之災者,封侯爵,賞一縣之封地!
眾人在告示處看著威武的漢卒守衛在告示之旁,不是說上幾句告示之上的內容,許多人皆是感嘆,在這種時期,再也沒有人覺得醫者下賤了。在疾病面前,幾乎每位醫者都是受人尊敬。
&ldo;鉅子,薊都如今已經是瘟疫重災之區,鉅子還是不要去此地吧。&rdo;
人群之中,一位褐衣男子低聲道,在他身旁,有著一位同樣穿著褐衣,破布之人,只是此人面容極為清秀,倒是不想男子之模樣,反而更似女子。
墨家如今已經處於低谷之期,聽聞漢王極為痛恨墨家子弟,凡是在漢室活動的墨家子弟,皆是被官府緝拿,於是墨家子弟只能由明轉暗。隨著諸國一個個滅亡,墨家內部思想也是受到了激烈的衝撞,許多墨家子弟開始對於非攻之理念產生了懷疑,墨家奮戰這麼多年,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如何阻止了諸國之間的吞併?墨家的力量太弱了!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墨家幾乎猶如杯水車薪一般投入進去,但是卻是掀不起半點風浪。
墨家講究兼愛,非攻,尚賢等等思想,如今漢室幾乎許多之策也是依此而行,重視庶民,重視賢才,這麼多年漢室一步步強盛繁華,漢室子民也是極為愛戴,墨家子弟久與這些民眾而居,看著漢室之民的生活,越發對於漢室崇拜之意。如今的墨家只之中便是分為幾股思想,一股繼續以非攻為宗旨的,認為漢室持強臨弱,以大國吞併小國,那是不義之戰,當將漢室暴君除之。而另一種則是認為天下大勢乃在與漢,只有漢室才能如周室一般,讓人們過上安康之生活。內部的爭執,使得墨家弟子也是越來越迷茫,墨家的路該在何處?
墨家子弟不知,墨家的鉅子,這位褐衣人更是不知,微微有些愣神之際,卻是忽然聽到了身旁墨者的聲音,微微一頓,繼而語氣堅決的道:&ldo;我墨家子弟,不懼危險。&rdo;
&ldo;可是瘟疫,我墨家&rdo;
瘟疫乃是人力無所抗衡的,哪怕是墨家再為恐怖,也是阻止不了瘟疫的襲擊:&ldo;我墨家如何能夠阻止瘟疫的&rdo;
&ldo;瘟疫&rdo;
褐衣人微微一愣,腦海中又是回憶起了數十年前之事,語氣忽然堅定:&ldo;我有辦法。&rdo;
第564章 範枳之死
黃龍五年,七月,漢地已經被瘟疫肆虐了將近數月之久,不過好在瘟疫在劉紀一番作為之後,傳染速度還是極為緩慢,坐於長樂宮中的劉紀也是輕輕的鬆了口氣,整個災害,使得漢室國政負擔很重,尤其是如今齊漢徵戰之際,秦漢數軍已經對峙將近數月之久,雙方徵戰,各有勝負。可以預料得到,這必定是一場消耗國力之戰,秦國不輕易決定與漢軍決戰,其目的恐怕就是看見如今的漢地陷入瘟疫之災中,想要硬生生的耗盡漢室之國力。
秦漢兩國徵戰之時,遠在巫江之外的吳國,也是起了諸多紛爭。
作為輔佐吳王數十年,定吳之天下的功臣,出身齊國商賈的範枳溘然長逝,範枳的離去,無疑是給吳國一個重創。在抗衡著世族數十年的範枳離去,將導致吳國好不容易的平衡局面所打破。吳國的諸多世族之臣,也是拍掌稱好,沒有了範枳的壓制,吳王子夫也是垂垂老矣。整個吳國,似乎步入遲暮之中。
自黃龍三年,親自統帥的吳王子夫大敗於漢軍之手後,引起國內諸多怨聲,甚至曾經的越人都是趁機復國。不過越國滅亡已久,些許蹦噠依舊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