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刮目相看(第2/4 頁)
到很驚訝。
方宇用讚許的目光看著陸小民,誇獎道,“行啊,看來你平時沒少琢磨這些問題啊。”
陸小民訕訕一笑,說,“不瞞你說,當年老支書讓我接他的班,我也曾經豪情萬丈,想把下莊村新農村建設搞起來,即便後來他們不讓我做了,我也一直沒放棄。現在看著被他們折騰成這樣,實在是感到痛心。”
方宇拍了拍陸小民,意味深長的說道,“繼續保持,下莊村的局面很快會改變,你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陸小民說,“現在的官員大都只顧眼前利益,存在短視行為,GDP增長是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破壞來實現的。”
方宇感嘆道,“是啊,化工廠就是個典型,其他鄉鎮企業何嘗又不是如此。”
陸小民談興更濃,娓娓道來,“鄉鎮企業在農村發展中確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面臨的問題很多。一是競爭力弱。它們往往受到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難以與大型企業競爭,大部分鄉鎮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二是,盲目上馬,重複建設。各鄉鎮相互比著上專案,你看看,不要說全市,就我們鄰近的幾個鄉鎮,都有水泥廠、磚瓦廠、服裝加工廠,產品同質化嚴重,相互之間價格競爭。第三,管理水平低,粗放經營,漏洞太多。一些鄉鎮企業管理不善、產品質量不高、市場開拓能力弱,制約其發展壯大。為了推動鄉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需要加大對它們的支援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同時,鄉鎮企業自身也應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積極開拓市場,增強競爭力。只有這樣,鄉鎮企業才能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宇越聽越欣喜,沒想到這位老同學有如此深刻的見解,於是更進一步探討三農問題的興致,“你覺得實現鄉村振興,如何服務三農,解決當前三農存在的問題?”
陸小民並沒有被難倒,而是略加思索後,侃侃而談,“三農服務問題關係到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交通不便、水電供應不足等問題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有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低,農民增收困難。農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仍需完善。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力度,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以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實現鄉村振興。”
他稍作停頓後,繼續說,“農村管理問題複雜多樣,涉及到土地、人口、環境等多個方面。一些地方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導致耕地減少和生態破壞。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無序外流給農村發展帶來挑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不足。環境汙染、農村的垃圾處理等問題也亟待解決。要加強農村管理,需要政府、社會和農民共同努力。”
方宇接著問,“剛才你也說到,你曾經很想把下莊村的新農村建設搞起來,你有沒有具體一點的想法?”
陸小民說,“現在很多專家都在講城市化,其實,城市化不是簡單的把農村人口變成城市居民,我國是農業大國,發展城市和工業的同時,忽視農業發展,恐怕會造成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現階段看,新農村建設實行集中式小型城鎮化方式也未必不是一條好的出路。當然,新農村建設需要解決許多問題。首先,要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水電、通訊等,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其次,要加強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第三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第四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改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