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孔約是個老潮男(第1/2 頁)
李雲期待著父母歸來,給他帶一些外地的小禮物,也懼怕父母的歸來,也不知道那先進的鞋拔子會不會自動打人。
與李雲的忐忑不同的是,楊懷古、齊為民、劉介之、孟慶年又聚在了一起,昨天聽說孔約已經回來了,到家已經很晚,為了不影響孔約休息,幾個人約好了今天見面,聽一聽孔約這一趟的收穫如何。
快到十點時,一向守約的孔家後人孔約才姍姍來遲,此時的老頭,身穿一身古代員外袍服,腰束一條仿製的玉帶,腳下穿著一雙黑色紗面的朝靴。頭上還戴著一頂烏紗冠冕。
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位極人臣的錯覺,不過仔細看來,這身衣服充滿了現代工藝,只是冷眼一看頗有特色罷了。
像他們這種半個行家來看,多少有點不倫不類了。
“我說老孔,你這來晚了也就算了,怎麼還穿著這些東西,不怕讓人看了笑話?這要是那個歷史學家看到你這身衣服,你的一世英名算是毀了!”
孔約不用看也知道,擠兌自己的一定是那個老齊,好幾天沒有吵架了,那一身老骨頭鬆了,需要幫他緊緊皮子。剛想開口,似乎想到了什麼,只是面色淡然地看了一眼劉為民,並未說話。
劉介之與孟慶年雙雙豎起大拇指道:“老孔,你別說,你裝的跟真的一樣。”
孔約瞬間破防,端著的架子也散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手拿起一杯茶輕啜了幾口後,看了眾人一眼道:
“你們道個甚,這叫潮流,我也是一個潮男。說完得意洋洋地從袖子裡取出一個卷軸來。示意眾人來到一個石桌前。
眾人好奇,不知道孔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也好奇地跟了過來。
隨著畫卷緩緩展開,一幅江南山水圖呈現在眾人面前,圖中山巒疊嶂,留白之處幾點墨痕便勾勒出翻湧的浪花。隱藏在山間只露一角的古寺,形單影隻的古塔,還有連綿數里的荷花。
山腳下,數百位人物行走於古色古香的街道邊,販夫走卒,官員百姓,文人墨客應有盡有,看落款處,正是那首《望海潮.東南形勝》。
畫名為《江南盛景圖》是華夏美院的老院長趙大生親手臨摹的《盛世皇朝圖》。而詩詞則是書法協會會長吳周親手所題,讓這幅畫有了不菲的收藏價值。
幾個老人像是得了寶一般仔細地看了好幾遍,這幅畫長約三米,寬約八十厘米,也難為孔約把他塞到衣袖裡帶過來。
足足看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孔約將畫小心翼翼地捲起,並收到畫筒中,然後向眾人講述起此次旅行的見聞。
“說實話,前幾年因為參加一個學術論壇,我還真去過蘇杭一帶,也看了園林及錢塘盛景,說實話,並沒有看出多好來,直到看到這首詩後,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想再故地重遊一番,你還別說,有了這闕詞做參照,這次旅遊真的不虛此行。”
說完,淺飲一口茶水,然後將這一路的見聞緩緩地向幾位道來。只聽得幾位老人大呼後悔,說不如與孔約一同前往。
直到茶水喝了三壺,孔約才將將把故事講完,幾個老人也聽得意猶未盡,而楊懷古則微笑地看著眾位老友,一直等孔約講完後,這才慢悠悠地端起茶碗,淡然地颳去浮沫,輕輕地喝了一口。
孔約翻了翻白眼,有些嫌棄楊懷古裝模做樣,楊懷古也不理他,而是站起身來慢慢地走向自己的書房,幾個老人都莫名其妙地看著楊懷古,不明所以。
不一會,楊懷古便從書房裡走出,手裡也託著一個卷軸,來到石桌前,朝眾人招招手道:
“來,讓你們見識一下,開開眼。”
隨著卷軸開啟,一副字出現在大家眼前,正是李雲做的那闕詞,此時詞的名字已經寫在上方,《江城子.聞畢老思妻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