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這就好辦了!(第2/3 頁)
節的照片,用現有比較低速的速率傳輸,15分鐘能傳一張。
「如果能有這個速度,這事兒還真能成,如果軌道合適,40分鐘到2個小時就能返回一次,至少能對感興趣的地方拍一張照片!」
「別說一次拍了就傳回了,就算一次拍照丶一次傳回,4個小時也是能接受的嘛。」
「你們這要求真高,哪兒有農作物估產要4個小時估一次的,天災也不見得需要這速度。」
「誒,你別管,反正我覺得這個倒是的確值得考慮。」
「……」
別說他們了,眼睛最亮的,就是防工委的領導和總工。
我艹,又被這小子套進去了,這東西真的很想要……>>
不過有的同志激動過後冷靜下來,又有些擔心。
「但是我們的光學技術……」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不過有的同志倒是無所謂:「嗨,就算不能拍太詳細,拍衛星雲圖也好啊。這個軌道高度可能拍不了太全,但是至少區域性是能拍清楚的嘛,這是真的能用於農業生產丶群眾生活的,哈哈哈哈。」
這句話就很靈性,把大家都說得笑了起來。
對於這個,高振東倒是不太擔心,至少衛星雲圖真沒問題,而且東北光學所的能力,那是真不算差,沒準還能有驚喜,反正3微米光刻機,他們就給高振東很大的驚喜,有時候沒搞出東西來,是沒有需求牽引,而不是真的沒能力。
氣氛都說到這兒了,那大家的興趣也就起來了,開始深入思考照相衛星的各種可行性。
「但是有個問題,我們現在的攝像技術,沒法支援把照片轉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圖片吧?」
這年頭還沒有d,但是這明顯難不倒在場的大拿們。
「還是有辦法的,攝像管就可以解決,將攝像管靶面上的模擬訊號讀出來,換成數位訊號就可以。」
有電視機就有攝像機,只是這時候的攝像機和後來的不太一樣,可以看作是把映象管反過來。
映象管是電子束打到螢光粉上顯像,而攝像管是把光打到光電材料上獲得電子,驅動類比電路記錄影片訊號,只是這種模擬訊號是沒法用於直接數位化傳輸的,更不能用於計算機儲存。
「這種不行,理論上沒問題,解析度不夠,也可以透過定製靶面和光學掃描系統的方式提升。但是攝像管的光電子消失很快,需要非常高速的ad轉換器才能記錄下影象來,否則哪怕採用低解析度的標準電視訊號進行模擬傳輸的話,其傳輸頻寬高達8hz,現在我們的通訊技術還是有點頂不住的。」
8?嘶……
凡是對通訊技術有了解的同志都猶如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這個速率,哪怕是近地軌道,也遠遠超出當前通訊技術的能力了。
有同志的腦袋轉得很快:「我們只是要靜止照片,不需要標準電視訊號25幀每秒的速度吧?一定時間內,只傳一幀不就行了?」
看來防工委本來就想著衛星要搞通訊或者廣播電視方面的工作,否則在討論星上載荷的時候,不會有這麼多的相關專業同志在,一個個都很熟悉的樣子。
「問題不在這裡,主要是還是離不開高速ad,攝像管訊號保持時間就這麼長。」
「增加後級電路延長訊號保持時間,再傳回來?」
「理論上可以,可是這樣的技術暫時還是沒有的。」
就在大家為這個問題摳腦袋的時候,高振東已經完成了搜尋,相比無中生有,這玩意他是真儲存了,感謝前世罵起人來有些難聽的導師,讓他存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高振東舉了舉手,所有人都向他看過來,這事情好像和計算機也沾邊,他既然在圖片的壓縮儲存方面有成果,也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