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後明餘暉貼吧 > 第八十六章 飛赴巴達維亞

第八十六章 飛赴巴達維亞(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鍵盤俠的異次元冒險逆襲重生:反擊耀新生縱橫三界之鬼門小子異寂能御獸東荒我不慌史前元尊天之湮不死修仙人心道征途仙緣道侶傳山野窮小子的修仙路夢起輪迴玄宇記我有一個神道界穿越修仙開局仙尊巔峰炸翻異?仙行盡以劍證道之葉凌虎嘯乾坤:萬物傳奇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

巴達維亞,原名雅加達,這是一座歷史不短的港城,早在六百多年前就有了雛形,當時名叫巽他加拉巴,意為椰子。

安元7522年、即嘉靖元年的時候,萬丹王國征服該地並重新擴建港城,並改稱為雅加達,意為勝利之城。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荷屬東印杜公司的到來,這兒迎來了西方殖民者,雅加達被又改稱巴達維亞。

可以說巴達維亞的繁榮少不了中國人的幫助,當時的主要擴建工程,比如護城河、城牆、屋舍的建設均由來自大明的移民承包和實施,那些因為明末清初的戰亂而選擇出海逃亡的人們又不少就來到了這兒定居。

例如在安元7699年,不包括城外、只計巴達維亞城中的人口,華僑就佔了四成之多。

但可嘆的是,南洋華僑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歷史上,為了爭奪南洋的貿易主導地位,西班牙人於7603年對菲律賓的華僑舉起屠刀,致使二萬四千餘人罹難;在那之後,儘管危險很大,仍舊有許多人冒險下南洋,安元7639年時,西班牙人強迫華僑交納高額賦稅,誘發起義,而在這第二次的迫害中又再度導致二萬餘人傷亡。

明清也好、唐宋也罷,歷朝歷代朝廷對於海外僑民都不太重視。

因為在下南洋的要麼是商人要麼是流民,一類地位卑賤、一類是天朝棄民,自然不受待見。

當年明神宗萬曆皇帝得知菲律賓發生的事情後,也只是如是令道:“呂宋,也著嚴加曉諭,毋聽奸徒煽惑,擾害商民。”

雖然表示了比較嚴厲的態度,但毫無意義,三大徵之後的明朝無力征伐,也不可能為了這事出海大興兵戈。

明朝地方官員的態度則比較不屑與露骨,福建巡撫徐學聚稱:“又海外爭奪,未知禍首。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戈?兵之反以勞師……”

而清朝官員更加輕蔑,他們的態度基本就是譏誚和不齒——天朝棄民,不惜背棄祖宗廬墓,出洋牟利,朝廷概不聞問;出海漢人,久居番地,自棄王化,被其戕殺多人,實則孽由自作。

不過,在此,後明一度恢復了舊港宣慰司,因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震懾了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但這只是暫時的。

在舊港宣慰司再度失陷後,荷屬東印杜公司驚喜的發現自己勢力範圍內的華僑是那麼的富裕,再加上擔心這些數量眾多的傢伙可能會叛亂鬧事,於是荷蘭人決定剪羊毛!

東印杜公司當局以禁止武器為理由,要求城內華僑交出一切武器,同時命令軍隊挨家挨戶地搜捕華僑,又鼓動本地人參與迫害與搶劫。

長達五天半的血腥迫害結束後,上萬人遇難,僅有幾十人得以脫身。由於殺戮是如此的“徹底”,而且當時後明正在與之對峙,禁止雙方商船來往,所以在許多年裡這件事都沒有流傳開來,直至近代才為人所知曉。

巴達維亞的慘案一直是如今大明上下的心頭之恨,三十多年來民間多有提及。

荷蘭人自己也清楚這是一個完美的宣戰藉口,因此分四期支付了不少的賠款,並公開道歉,然而這仍然無法壓下全部人的怒火。

“嚴禁擅自離開外出活動,要是被發現就完蛋了。”叉著腰的周長風如是說道。

西北城郊,一處廢棄的小型加工廠的地下室中,二十名成員全都到齊了,除此之外還有隨同而來的沈瑜,以及幾名情報處在巴達維亞站點的特工。

為了避免被人注意到,他們一共分乘了三個航班,兩架是昨天凌晨與下午到的,另一架則是今天傍晚到的。

桌子上放滿了各式槍支,以及一盒盒的子彈,還有許多的炸藥塊、導火索、雷管,可謂琳琅滿目。

七支三四式衝鋒槍、二十二支三六式手槍

目錄
穿到九零賺錢上學男友們同時求婚怎麼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