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公然刁難(第2/2 頁)
開權利紛爭的漩渦,在一旁作壁上觀。
而這紛爭用最簡單、最籠統的話語來說就是戰略目標要不要轉變,有些人認為不應該主動出擊、而是繼續韜光養晦;反之,有人又認為必須把握好戰略機遇。
當然,兩大派的立場都不是完全固定死的,派系的區分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又不是木頭人,自然會有各自不同的意見——有時候在這件事上選擇激進、有時候在另一件事上又選擇保守。
政治與權利的紛爭之複雜可見一斑。
大明能在烏斯藏方面下定決心主動出擊,本質上是後者在朝政博弈上佔了上風的結果。
至於本該發揮舉足輕重作用的皇帝,則一如既往地不輕易表態。
這樣行為處事的風格說好聽是睿智、說難聽是慫。
朱泠婧覺得她的父親肯定是睿智的,否則朱家王朝大概三十幾年前就要宣告滅亡了。
她有時候會想,未來她父親的廟號必須得用“睿”字,不然就是不客觀。
回想歷史上的唐睿宗李旦,兩登帝位、三讓天下,半輩子生活在武則天的陰影下,然而卻非常明晰局勢,深知進退,如此才得以笑到了最後。
鬥爭越發激烈了,再這樣下去,以後怕不是……朱泠婧雖然目視著下方,但思緒卻已經飄了很遠。
就在這時候,下邊有一名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男子舉手提問了,而周長風也點中了他。
“周長官你好,我是江寧晚報的副主編康育禮,現在民間有許多人認為這場戰爭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可以透過談判的方式。”這位看著三十歲出頭的儒雅男子扶了扶眼鏡,繼續道:“而且據傳聞,參戰的軍隊中有不少士兵亦不願上陣,乃至被憲兵處決?”
???
陡然間,剛剛還有些嘈雜的記者會現場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無數道目光落在了康育禮身上,接著又轉到周長風身上。
偌大的大堂中,氣氛忽然就詭異了起來。
“殿下!這是來……”
朱泠婧自然聽到了,她微蹙黛眉,淡漠道:“我聽得清。”然後調整了一下坐姿,身子微微前傾。
與此同時,大堂後邊的一個房間中,龐令啟和一眾官員也都屏住了呼吸。
雖然提前找藉口取消了五、六個傢伙的參會資格,可終究少不了漏網之魚。
現在,該來的還是來了,就看臺上的周長風會怎麼應對了。
直接無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