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貓》(第2/2 頁)
鬧聲中情緒逐漸暴躁起來。他發洩般地狠狠丟出了第一個石塊。
一個孩子正抱著撿到的石塊回來,看到葉安也開始扔了,拉著他把石塊塞進了他懷裡,儼然一副自己人的樣子:“好樣的!你拿著扔,我再去找!”
另外幾個孩子聽到動靜也回頭看,伸來幾隻手熟絡地從葉安懷中撈走一些石塊:“一起扔一起扔!多好玩兒呀!”
得到同伴鼓勵的葉安,把剛才的無措和畏懼拋到九霄雲外,情緒高昂地舉起石塊就往樹上砸,蹦蹦跳跳的樣子。
這個熱鬧的孩子群裡再沒有不和諧的靜態因子了。
提取的記憶片段差不多到這裡就結束了。能讓早已成年的葉安久久不忘,在提取過程中還會露出如此侷促不安的表情,陸子期簡單想想就能猜到後面的劇情。
待葉安清醒過來,候在一旁的陸子期用晶體晶片示意操作喚醒程式的工作人員直接去處理素材,由自己來告訴葉安已經提取成功。
陸子期向葉安說明素材團隊將會按照他的要求對記憶片段進行改編續寫,形成短線軌跡輸入青盒,完成後會通知他來體驗。
“你一定會救下那隻小貓。”陸子期露出和善的神態,最後說了這樣一句。
,!
“非常感謝,我很期待下次來體驗新的軌跡。”葉安點點頭,控制著自己的情緒,禮貌道謝後便離開了。
九文華剛結束新的青盒軌跡試執行,今天給自己放了假,去0號工作間會琴師伯牙。陸子期決定親自來完成葉安的短線軌跡編寫。
陸子期將這段簡短的記憶反覆看過幾遍,感慨萬分。這種明明很壞的行為,卻因為發生在幼稚的孩童身上,彷彿就變得合理了不少,他真的很討厭這種感覺。
他們是錯了,可誰能讓他們明白自己做得不對,做得不好,還能確保以後不再做壞事呢?連大多數成年人都情願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事兒,怎麼要求孩子們做到呢?
是啊,主人公是一群小孩子,懂得的道理能有多少?究竟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
陸子期晃了晃腦袋不再細想這些問題,他讀取了一些兒童教育素材,著手改編葉安的記憶片段。
將孩子們興奮扭曲的表情柔化,將沒露面的小貓形象補充完整,增加樹上的枝葉護住小貓,給主視角葉安加強人物體能,方便他站出來保護小貓,弱化其他孩子的身材優勢……
陸子期突然停了下來,思考了一會兒,他復原了對葉安和其他孩子的改動。也許應該讓葉安仍然在自己瘦弱矮小的身軀中,用他自己的方法,對抗其他強壯的孩子,救下小貓。
真正讓葉安來改變事情的走向,這樣的結局才是他需要的吧。
陸子期基本上保留了記憶原狀,不露痕跡地為葉安和小貓增加了一些安全保護功能。
【最新出場角色簡介】
【葉安】
男,心島居民,心島生態可持續管理局員工,工作於動物保護部門。
心島中心的青盒體驗館中,短線軌跡《貓》頗受歡迎,素材源於他幼年時期的一段痛苦記憶。多次進入青盒體驗改變的結局後,葉安逐漸修復了內心的創傷,在動物保護工作中一改往日的負罪心理,表現出更為積極樂觀的態度。
《貓》是青盒團隊設計治癒系青盒軌跡的開端。葉安的情緒變化讓九文華備受觸動,當即決定開闢面向群眾的治癒系主題青盒,所選素材對體驗者起到心靈救贖的作用。
:()青盒:山水相逢會有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