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2/3 頁)
。&rdo;
&ldo;做,肯定是做得到的。&rdo;姜永璉放下茶碗,很誠懇地說,&ldo;閩郡遭災的事情叔父想必已經聽說了。國庫空虛,實在撥不出太多銀子,所以,這趟是來請叔父為我排憂解難的。&rdo;
&ldo;既然陛下開誠布公,臣自當知無不言。&rdo;福王故意深思了片刻才道,&ldo;災民受難數十萬之眾,指望宗親朝臣實在是杯水車薪。&rdo;
姜永璉忽然一笑,道:&ldo;喔。照叔父的意思,那朝廷就可以坐視不管了?&rdo;
&ldo;哪能呢。流民作亂也不是小事。&rdo;
姜永璉點點頭,示意他接著往下說。
&ldo;臣的意思是,救必然是要救的。既然國庫空虛,入不敷用,朝廷的賦稅只怕就不能一成不變了。京城向來是富庶之地,有些人手上有的是銀子,頗想謀個一官半職,只要朝廷開放捐官名額,立時就能籌出一大筆錢來。&rdo;
好,好個餿主意。
福王提的建議是加稅,賣官,總之,要錢的事兒別把主意打到他頭上就成。姜永璉知道古代農業稅本來就很重,老百姓在太平光景時不過能混個溫飽,一有天災人禍,就得鬧饑荒。閩郡受災,其他地方加稅,到時候鬧起來的可就不只是閩郡一地的百姓了。
再說賣官,那些人花大價錢買官,可不是真的打算為人/民服務的,他們勢必還要將花掉的銀子加倍地從老百姓身上撈回來,這樣地方上就更加民不聊生。捐官一開,吏治必壞。現在官場風氣本來就不怎麼樣了,姜永璉還想澄清吏治呢,哪能這麼飲鴆止渴。
姜永璉忍住怒氣,慢慢道:&ldo;自古道:&l;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r;我們儉省點,日子還能過下去。百姓已經很苦了,賦稅不可輕易增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捐官之例,更不可以輕開。其中的利害關係,叔父應該不會不明白。&rdo;
這已經隱隱有指責之意了,福王只好承認錯誤:&ldo;是臣孟浪了。&rdo;
&ldo;近來風氣不正,綱令廢馳。&rdo;姜永璉手指敲了敲桌面,狀似無意地說道,&ldo;我記得太/祖皇帝曾立下過規矩,太監不可以出京,更不能到地方上跑商。這些規矩在太宗皇帝時尚能令行禁止,近幾年來倒是把這些看得鬆了。祖訓不可廢,我看這事還得好好查一查。&rdo;
福王立刻嚇出一身冷汗,這事兒戳到了他的痛處。福王之富,其實多半來自於他私下經商的緣故,尤其是他遣太監到東北販賣人參,獲利豐厚。這事之前的皇帝其實也知道,只是一直都不計較罷了。
福王結結巴巴道:&ldo;臣……臣……&rdo;
&ldo;叔父不必太過緊張。&rdo;姜永璉又是一笑,&ldo;眼下這兩個法子既不可行,還望叔父慷慨解囊,助朝廷度過難關才是。&rdo;
福王被捏住把柄,他在姜永璉的軟硬兼施之下不敢不點頭。
既然決定要捐,話自然要說得更漂亮些。福王毅然道:&ldo;臣義不容辭。只要百官集腋成裘,朝臣眾志成城,這點小災小難,沒什麼過不去的。&rdo;
姜永璉點頭微笑,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
作者有話要說: 繼續求收,求鼓勵
又打算修改文名了,換成:
穿成廢柴皇帝腫麼破
☆、第21章 餓不餓?吃碗麵
姜永璉朝隨行的林跡深遞了一個得意的眼神,林跡深卻視若無睹, 面上只是一味的恭謹, 瞧不出任何情緒的波動。姜永璉自然知道這樣才符合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