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新人(第1/2 頁)
李營他們把人弄過來也費了些功夫,當時趕時間,想的不周全,這些細節就忽略了。
誰能想到那群人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了?
李佩佩幾人在人群中看的渾身發冷,心酸有、憤恨也有,但他們都無能為力。
四個人,渾身沒一塊好肉,被打的臉上青紫、腫脹,看不出本來面目、手上、腳趾、耳朵都是凍瘡。
大隊長斥退了看熱鬧的村民們,招呼民兵隊長也就是張獵戶把人交接過來送去了牛棚。
村民們也就散了,這麼多年看的也不少了,在縣城還看過批鬥、抄家的現場呢,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甚至全家沒一個活口,每每唏噓,有些心善的看的心裡難受的很。
大隊長和會計客客氣氣的送走了押送的同志,快步追上了他們。
四人身上全是傷口,又餓了許久,走的不快,但可能怕大隊長他們發火,戰戰兢兢的互相牽著費力快走。
“慢些,不著急。
咱們村沒有那些磋磨人的事情,外面有的咱村都不會有。
好生養著,等貓冬完就該幹活了。
等會兒我們把你們的糧食送過來,之後每個月都有的,雖然不多,但餓不死人。”大隊長心裡嘆了口氣,說道。
也不管他們信不信,日子過著就知道了。
四人看著是聽到了,但腳步絲毫沒停下來。
牛棚那邊聽聞是今天來人,大早上的就上倉庫那邊去把炕燒起來了。
起了炕自然有了個灶臺,鐵鍋是沒有的,大隊裡可沒有多餘的。
還是李佩佩他們弄來了個鐵鏽滿滿的鍋,大小差不多合適。
那天劉鶴和葉正可洗了一下午才洗乾淨。
這會兒鍋裡的水沸騰著,炕也熱了。
大隊長他們把人送到後也沒多說什麼,帶著他們認了下睡覺的屋子、交代了聲以後好好照看牛就走了。
三頭牛呢,看著很健碩。
外人走後,許衛國和程元修作為在場最大的人領頭自我介紹了一番,大家都簡單說了自己的經歷。
之前幹什麼的、怎麼到這兒來的。
老人家姓李,名壽安,今年五十九,兒子叫李兆瑞,之前在報社工作,今年三十二了,兒媳於遠芹是個教師,今年三十,兒子李煦升生的晚,才八歲。
倒是比小羽小了兩歲,過了年小羽也要十一了。
這般想著,慶明國倒也說了出來緩和氣氛:“我家兒子比煦升大了兩歲,小羽可要照看著點兒弟弟。”
“不敢不敢。”李兆瑞連忙道。
“別擔心,村民們都心善,不會有人欺負咱們了。
偶爾還有好心的村民放些糧食在院外呢。”蘇知遠輕聲道。
“是啊,先不說這些,你們夫妻倆先帶孩子回屋擦洗乾淨把棉襖換了。
佩佩他們把被子衣服都準備好了,我們給放在了炕上,鍋裡有熱水,桶我們也洗乾淨拿了個過去,你們先用著,不夠咱們再託佩佩他們去村裡幫咱們買個回來。
我們煮了些粥,你們收拾好就過來。
老哥哥跟我們睡大鋪?”許衛國道。
“好,兆瑞遠芹先帶孩子去梳洗,爸在這屋跟他們一起。”李壽安感受到幾人的善意,眼眶發熱。
倒也沒留意佩佩是誰,還是大家一起吃飯時,才知道是自己教的學生一家人走的關係把自己弄過來的。
這才想起來多年前教過的孩子,想想他們的身份背景,也瞭然,心中感慨萬千。
“這可真是,臨老了沒幫上孩子反倒是..“李壽安又是感動又是愧疚。
其實李壽安教的很多學生都想伸出援手,但是沒路子,幫不上太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