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0)真髒脈顯五臟,身體有變(第1/3 頁)
黃帝內經的這兩節,經常說到死啊,是不是感覺挺嚇人。但是我們不要在意,這只是人的疾病的傳遞和嚴重的症狀體現,我們能夠理解,知道就好,放鬆心情,接著跟我學黃帝內經的學問和道理。
“正氣暴虛”和“外邪突然侵入”是對人體在病理狀態下的一種高度概括和抽象,用於描述人體內外的陰陽失衡、氣血不和等複雜病理現象。當正氣急劇下降,外邪乘虛而入時,確實可能導致疾病的急劇發作和惡化。
“五臟氣機閉塞,周身脈道不通,大氣不能往來”等情況,這已經是疾病發展到非常嚴重的階段。在中醫理論中,這通常被視為“危急重症”的範疇,需要立即進行緊急救治。
“死亡的具體日期無法預測”,實際上在醫學領域,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無法準確預測一個人的具體死亡日期。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病情的發展、治療的效果、患者的體質和心態等。
在中醫理論中,脈息的變化被視為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當脈息斷絕或跳動異常急促時,這通常意味著人體內部的陰陽氣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紊亂和失衡。
脈息斷絕而不再來,或是跳動異常急促,呼氣一次脈搏就跳動五六次,一種非常危急的病理現象。在中醫理論中,這通常被視為“心氣欲絕”或“陽氣暴脫”的表現,說明病人的生命活動已經處於極度衰弱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病人的形體尚未出現衰敗的跡象,真髒脈(即指五臟的脈象出現異常,通常被視為臟腑功能嚴重受損的標誌)也沒有出現,但病人的生命仍然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因為脈息的變化直接反映了人體內部氣血執行的狀況,當氣血執行出現嚴重障礙時,人體的生命活動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當肝臟的真髒脈出現時,脈象的特點表現為內外勁急,如被按在刀口上般疼痛,且陣陣作響,如同被按在新開的弓弦上一樣緊繃而有力。這種脈象的出現,意味著肝臟的功能已經嚴重受損,氣血執行不暢,生命活力急劇下降。
同時,當肝臟的真髒脈出現時,病人的面部往往呈現出青白色而沒有光澤,這是因為肝臟功能衰竭,無法有效調節氣血,導致面部肌膚失去正常的血色和光澤。此外,病人的毫毛也會變得枯焦,這是因為肝臟失去對毛髮的滋養功能,導致毛髮失去光澤和彈性。
這些症狀和脈象的出現,都預示著病人的病情已經極其嚴重,生命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在中醫理論中,這通常被視為“不治之症”,因為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的衰竭往往意味著整個生命系統的崩潰。
在中醫脈診中,心臟的真髒脈出現,往往被視為一種極端嚴重的病理現象,它預示著心臟功能的極度衰竭和生命活動的瀕危。當心髒的真髒脈來時,脈象表現為堅硬而搏動有力,這種感覺就像觸控到薏苡仁那樣,小而圓,但卻帶有一種不健康的強勁。
與此同時,病人的面部會呈現出赤黑色而沒有光澤。這種顏色的變化並非健康的紅潤,而是由於心臟功能衰竭,血液迴圈不暢,導致面部肌膚失去了正常的血色,呈現出一種暗淡的赤黑色。此外,病人的毫毛也會變得枯焦,這是因為心臟功能衰竭,無法為毛髮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滋養,導致毛髮失去光澤和彈性。
這些症狀和脈象的出現,都是心臟功能極度衰竭的表現,意味著病人的生命已經處於極度危險之中。在中醫理論中,這通常被看作是病情極為嚴重,甚至可能預示著病人的死亡。
當肺臟的真髒脈來時,脈象表現為大而空虛,如同用毛羽輕輕拂拭人的面板一般,感覺輕虛而無力。這種脈象的出現,反映了肺臟功能的嚴重衰退,氣血執行不暢,生命活力逐漸衰竭。
同時,病人的面部會呈現出白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