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第2/2 頁)
處於封建割據狀態,經濟和文化發展緩慢,不但遠遠落後於萬裡之外的中國,也不能和鄰邦法國、英國比肩。但是到了17、18世紀,由於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由於德意志民族似乎天生的創造性和善於吸收他人長處的特長,也由於代表新興生產力的資本主義的本能要求,德國文化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軌道,進入一瀉千里的凱歌行進期。
17世紀中期,德國成立了由四位醫生創辦的自然科學學院,在社會科學方面,德國自己的統計學、政治學開始建立起來。同期還成立了語言協會,對純潔德語、培養進步詩人和促進民族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德國的民族音樂已經誕生,小說、詩歌、戲劇也已為後來的發展舉行了奠基禮。
17世紀末期,德國出現了反對封建貴族統治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運動。這場運動發端於當時先進的法國和英國,興起於德國。啟蒙運動宣揚理性,批判神學,相信只有運用理性才能推動人類進步,掌握自然和創造美好的未來。德國的啟蒙運動繼承了德意志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它提高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覺悟,又極大地推動德國經濟文化向前發展。
德國早期的啟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萊布尼茨、切爾思豪斯、馬提阿斯克努成、託馬西烏斯和加布裡爾、華格納萊布尼茨闡述了一種相信進步和樂觀的唯心主義的哲學,他的學說雖有妥協性,但含有辯證法的因素。他以發明微積分學和建立德國國家科學而揚名世界,同時,他還是數理邏輯的創立者,第一位二進位計算機的發明者。他也常作為政治家輔佐諸侯。他強調研究東歐和東亞,以及加強同俄國與中國進行文化聯絡的重要意義。他是德國近代知識最廣博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吸收和宣傳中國古代文化方面都可謂德國第一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