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2 頁)
‐統一經濟學
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經濟體制的轉軌
◆指點江山:體制轉型的一般理論
前面已經說明瞭東、西德經濟體制的不同,這樣就意味著東西德合併意味著原民主德國經濟體制從中央計劃經濟向社會市場經濟的徹底轉換。這裡有必要對體制轉型理論作一簡要概括,以更清楚地瞭解東德地區體制轉換的特點和前景。
東歐國家政局突變,轉向市場經濟,使西方政治家欣喜異常。同時他們也認識到,從中央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以前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中從未出現過,在經濟體制演變史上也是第一次。在這種背景下,很多西方學者紛紛研究體制轉型問題。
德國奧爾登堡大學教授hr彼斯特認為,經濟轉型理論的任務就是要為經濟體制的系統再造提供一種方向性的,並具有最大限度可操作性的設計,以此為基礎推行一套秩序政策,建立起一種功能齊全的制度框架。在這種制度下,要有效地解決五個問題:
(1)生產資料的支配權要向能使資源最佳配置和最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經濟主體轉移;
(2)這種經濟主體能有效地獲得商品短缺和相關經濟要素的資訊,合理制訂經濟計劃,最大程度地減少商品短缺狀況;
(3)這種經濟主體能夠得到足夠刺激,儘量節約生產資料和原材料,生產出高質量高價值的商品,並承擔環境保護的義務;
(4)經濟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應在勞動者參與的情況下得到協調,以保證產品對社會的有效性和有益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