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開工(第1/2 頁)
“長青多謝叔父教導!” 外面傳來腳步聲,衛方耘的親隨去而復返,“回稟將軍,卸完了。” 衛方耘站起來,“時辰不早,我也該走了。” “我送您。” 從地洞上來,衛方耘一眼就能看到灶房前列隊站了不少人。 “那是在做什麼?” “在開會。”孟長青說:“跟看守們說些規矩。” “過去聽聽。” “……分早、中、晚三個班次,每個班次上工四個時辰,每六天三班一輪換,下面記好自己組是什麼時辰上工。 第一組到四十五組,對應的看守舉一下你們的手。” 楊正看舉起來的手對數,才接著往下說,“你們先上早班,從卯時初到午時末是你們的上工時間。四十六組到九十組,你們跟著後面上中班,從未時初到戌時末。九十一組到一百一十五組,目前你們班次的人數最少,你們上晚班,從亥時初到寅時末。” 衛方耘在旁低聲問:“為何要分三班?” 孟長青湊近對方,同樣低聲道:“叔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楊正的聲音還在繼續,“上工班次不同,吃三餐的時間也不一樣,每個班次上工前一個時辰去灶房吃飯,上工兩個時辰之後,由你們看守的負責,把每組的飯運到工地上,下工之後半個時辰,可以去灶房吃第三頓飯。” 衛方耘又有看法,“這樣吃法,你那些糧食夠嗎?” 孟長青說:“我不伸手,下面的官兵也不伸手,那就夠吃。” 朝廷給的糧食是二十五萬石,役夫可以不足四萬人,但糧食如果不足數,孟長青絕對會寫第二封家書。 現如今一石糧食在一百二十五斤左右,役夫加上看守以三萬兩千人算,不算前期人數不足,也不算後期人數增加,粗略相除,每個人能分到近一千斤糧食。 均攤下來,每人每天能得十六斤糧食。 讓他們敞開了吃也吃不完。 “你能保證自己不貪,如何保證手下的人不拿?”衛方耘問。 “我不能保證。”孟長青說,“但我敢保證,不論貪多貪少,抓到一個殺一個。” 孟長青附近的兵抖了一下。 “國家大事在前,幾萬人為同一個目的日夜不停的勞作,如果有人在這種節骨眼上貪,那絕對是燕國奸細。”孟長青反問,“叔父,您說是不是?” 衛方耘點頭,“你這般理解,也沒錯。” “跟組的看守,要維持好日常秩序,更要確保沒人敢偷懶耍滑,隨時都會有巡查的人查到你們那一組,若是你們管理懈怠,丟的可是宏甲縣知縣的面子。” 話到這裡,楊正要說的內容已經說完,他的視線落在旁邊的孟長青和衛方耘身上。 孟長青走到列隊前方,衝士兵們客氣道:“各位宏甲縣來的兄弟,等來日城牆建成,你們每一位都有功,我會將你們的名字上報至涼州府。” 在衛方耘看來,孟長青所作所為,簡直是莫名其妙又亂七八糟。 所以在離開之前,衛方耘說:“長青,我等你十天,在此期間你怎麼做我都不管,但城牆若沒有建至相應裡數,十天之後你交權,我派人接管此事。” “是。” 送走衛方耘後,孟長青立刻洗漱睡下。 第二天寅時一到,外面巡邏的親兵剛敲第一聲鑼,孟長青穿衣出洞。 冷冽的寒氣凍的人連呼吸都得倍加小心。 負責早班組的看守在坑洞門口喊人,“快起來,吃飯了吃飯了,出來排隊。” 孟長青比役夫們更早到灶房。 今早三間灶房八十四口鍋同時開火。 一進灶房,瞬間被裡面的熱氣烘暖。 孟長青進來之前裹著灰棉襖,用圍巾遮著臉,但裡面做飯的人卻連棉襖都沒穿。 負責做飯的人,比役夫們起的還要早,雖說做來做去就一個糜子飯,但做飯前要舂米,這是個體力活。 所以孟長青進門就道辛苦,又問:“你們自己吃了嗎?” 今早在灶房忙活的,有宏甲縣來的兵、張園手下的兵,也有楊正那一批來的,總共三十來個人,負責的是左大頭。 “回大人,我們吃過了。” 左大頭上前,“大人,給您盛一碗嗎?” 他剛說完,就有人拿起碗要給她盛。 “不用不用。”孟長青按住那人的動作,“我現在還沒胃口,馬上役夫們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