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5 頁)
學習的話語幾乎不用第二遍,便可以記得熟透。
阿旺在教習艾子晴的同時,亦是目不斜視,十分認真,這讓吳茂秋看得雙眼發紅。
“阿旺,你坐過來。”吳茂秋沉著嗓音,陰冷的看了看艾子晴,最終對阿旺命令道。
阿旺當下起身,卻被艾子晴一手拉住胳膊,“吳少爺,我想跟阿旺學些越南話。”
吳茂秋將視線轉移,移上艾子晴的臉頰,看了半響,“累了一天了,先休息吧,改天再學。”
在車上能學到什麼?還不走過後就忘?而且看著艾子晴與阿旺‘親親我我’的模樣,吳茂秋心裡猶如貓爪一般難受。
阿旺只得起身,來到吳茂秋身邊,還不待吳茂秋臉色稍好,艾子晴便挪動身形,再次一屁股坐到了阿旺身邊,沒有理會吳茂秋鍋底般青黑的臉色,繼續低聲與其討論起來。
阿旺雖說不愛言語,但卻不傻,他知道艾子晴是吳少爺的女人,加之此時吳茂秋的神色有異,阿旺也就坐的離艾子晴稍遠了一些,若不是因為救命之恩,讓阿旺從心底感激,他是絕不會教習她越南語的。
慢慢的,天色漸亮,但卻絲毫沒有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樣子,車上的人,均是開始犯困,慢慢的,一車子的人均是睡著了。
艾子晴亦是枕著胳膊,慢慢進入了夢鄉,不過雖說人以睡著,但警惕猶在。
“到城市了。”不知是誰輕微的聲音,將艾子晴從睡夢中喚醒,她睜開眼睛,探出頭去。
越南建築擁有十分久遠的歷史,歷史上,越南建築大量受到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的影響,但隨後也漸漸發展出屬於越南的獨特風格,有些傾向於印度風格建築。
越南早期居民多生活在高腳屋中,現在,越南街面上仍存在類似的房舍。
越南傳統建築的飛簷多數比較寬大,建築的高度較為低矮,四面有窗,這些設計往往是為了更好地降溫和通風,以適應越南本地溼熱的氣候。
在建築物周圍、街道兩旁,生長著高大的鐵樹、椰子樹、棕擱樹,人們大多徒步行走,也有個別騎著腳踏車。
街上,椰子樹下,可以看到很多身穿藍綠色衣服的少女,面板黝黑,長長的秀髮系在腦後,十足的異域風情。
還有很多頭戴斗笠的黝黑老人,蹲在街邊,身前放著扁擔籃子,裡面有著各種艾子晴都叫不出名字的果子,看上去十分新奇。
越野車徐徐前行,自然受到了許多矚目。
“這是越南的邊緣小城,居民淳樸,十分善待外來人的。”艾子晴耳邊響起了阿旺死板的聲音。
她緩緩點頭,打量著外面那些居民純樸又帶著好奇的眼神。
“快到了嗎?“她轉向阿旺問道。
“明天白天才能到。”看來阿旺確實不止一次來過這裡,對路程長短十分熟悉。
艾子晴心中哀嘆,若是再這樣開下去,她這還未痊癒的身子骨都要散架了。
一天的車程,艾子晴就這樣在昏昏醒醒中度過了,她知道,對這裡人生地不熟,甚至連地名都叫不全的自己,就算是醒著,也不容易記住道路。
顛簸的車上,艾子晴再次一覺睡到天明,還未睜眼,耳邊便響起了鳥兒的歡鳴。
她直起身形,環顧著四周景色,眼眸映入了無盡的碧綠,原來,四周參天大樹比比皆是,茂密環繞,枝繁葉茂,鳥兒在大樹中來回穿梭,唱了快樂的樂章。
“到了。”阿旺在艾子晴身邊說道。
艾子晴點了點頭,知道整個緬甸森林居多,是以也不稀奇。
果然,車子在前行百餘米後,緩緩停住。
眾人下車,踩在石子路上,走向遠方一排排的木製高腳樓。
一名軍人模樣的年輕人走上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