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以工代賑,軍工基地(第2/2 頁)
仿若離弦之箭,準確無誤的擊中了三十丈外的標靶。
夏昊又射了幾箭,都準確的命中標靶,精準度很不錯。
“李總管,這種弩弓,可有名字呢?”
李星會意,立即拱手笑道:“正要請主公為此弩賜名!”
夏昊沉思片刻,笑道:“此弩,射程遠而精準,操作簡單,利於大規模列裝,那就稱之為“夏弩一式”吧。這只是第一種單箭弩。
我希望,以後我們能夠研製出,射程更遠,威能更強,射速更快的弓弩,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李星心中唸叨了一番“夏弩一式”的稱號,眸光一亮,已然明白主公的雄心壯志。
晉有晉劍,魏有魏弓,楚有楚甲。
若主公封邦建國,自然要有國字號的弓弩。
叫做“夏弩一式”,再適合不過,簡單中,又代表著無盡的潛力。
……
接下來,夏昊又帶著李星、郭寅等人,檢視其他兵器的製作。
此時,各種兵器的製作速度,還很緩慢。
主要是,成熟的鐵匠不多。
沒有液壓機、鍛造機等,即使採用流水線作業,也需要熟練的鐵匠才行。
“李總管,這座軍工基地,事關我軍的發展大計、生死存亡,萬萬不可大意,要好生照料。對那些鐵匠和學徒,要一日兩餐,不能餓了肚子。”夏昊看向李星,他已決定,由李星來負責駐守令居縣城,且總領夏軍兵工廠。
“謹遵主公之命!”李星嚴肅答道。
親自指揮建設這第一個兵工廠,他自然清楚,這其中蘊涵了多大的潛力和重要性。
若持續發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也不容有失。
軍工基地建設如火如荼,開始步入正軌,想要完全形成規模,開足馬力生產,至少要半年以上。
夏昊則又開始思考,如何加快人才培養的事宜。
“求賢令”招來的人才,大多是文治方面,或者有一技之長的。
至於武道強者,則極為稀少,將近一月時間過去,也僅僅有八名八品武者,至於九品武者,已經不算人才。
九品“養身境”武者,在如今的夏軍中,也已達到快兩百人。
有了夏昊煉製的修煉大藥,只要勤加努力,刻苦修煉,再有點武學天賦,就可完成“武道築基”,凝鍊出內息。
“煉製修煉大藥的藥材,暫時還有,但需要防患於未然,要儘量多儲備。我已經派遣錢多多,去行走貨商,到雲州採購,不知是否順利。”
夏昊目光看向南方,那裡,已經有一個馬隊,載著一些財貨,前往雲州而去。
雲州,與涼州毗鄰,中間有一大河“雲河”流過,經濟發達,物產豐富,不受旱災之苦,是大晉朝廷的賦稅重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