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原本的隕石直徑足有十幾公里,在經過了核彈的爆破之後,它分裂出來的兩塊隕石中大一些的那塊直徑大約是七公里左右,而小一些的這一塊直徑只有四公里多一點。
聽上去體積小了很多,但如果撞擊藍星的話,造成的破壞卻也同樣的嚴重,只不過是從全球毀滅,變成大半個藍星毀滅而已。
所以即便大塊的隕石已經被推離了撞擊軌道,這塊小塊的隕石也不能任由它落在藍星上。
而解決它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它攔截在外太空,直接用核彈炸成碎片。
核彈作為人類所發明的最強而有力的毀滅性武器,其威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只是在太空中引爆核彈與在藍星上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在藍星上使用的核彈因為有著空氣作為介質的原因,其主要毀傷是來自於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以及核輻射所帶來的持續性次生災害。
然而在太空中,因為其真空環境缺少介質,核彈爆炸是不會造成衝擊波,也不會形成標誌性的蘑菇雲的。
至於說之前為什麼聯邦人兩次引爆核彈都能夠吹開隕石表面的碎屑流,那是因為碎屑流是從隕石上剝離的碎屑,本身就可以充當介質的作用,傳遞爆炸所產生的衝擊。
而輻射的話,說實話現在各國所使用的核彈其實已經非常清潔,並不會造成大量的核輻射,更不會形成車諾比那種幾十年都不能住人的無人區。
再者說,核彈爆炸所產生的輻射與太空中本就充斥著的各種輻射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但即便如此,核彈頭所搭載的核裝藥在產生裂變反應時所釋放的能量,依舊可以造成驚人的破壞力,畢竟現在各國所使用的最大當量戰略核彈頭,裝藥量都已經達到了千萬噸級了。
二十多枚千萬噸級的核彈頭,轟炸一塊直徑四公里的隕石,足以將其炸成渣了。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藍星上大部分的國家在炎國和聯邦兩國航天員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之後,情緒其實都已經比較放鬆了。
畢竟之前炎國和聯邦的任務都完成的非常成功,而露西亞人的任務又很簡單,他們相信拯救藍星這件事已經基本上成功了。
在這些國家眼裡,在炎國和聯邦兩國完成了他們所負責的任務之後,其實這次隕石危機就已經結束了,接下來的無非是等被推走的那一塊隕石經過藍星,以及將撞向藍星的這一塊隕石用飽和式核打擊徹底擊碎而已。
現在宣揚危機已經過去雖然有幾分冒險的嫌疑,但是之前全球性的危機所造成的影響對各國而言都是十分沉重的。
在這一次危機之中,無論是經濟還是民生,世界各國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一些小國更是乾脆陷入了混亂和崩潰,整個國家都遭受了重創。
尤其是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好幾個國家乾脆陷入了無政府狀態,整個國家一片混亂,就好像末日已經降臨了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各國都盼望能夠早日解決危機,好將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災後重建中來。
而且對於尚能履行政府職能的國家來說,能夠儘早的進入災後重建狀態,吃到成功處理末日危機以及引導災後重建所帶來的政治紅利,才是政客們最在意的事情。
所以現在就開始引導民眾情緒,讓大家準備災後重建,也就成了正常操作,畢竟混亂和緊急狀態每持續一天,所造成的損失都是難以估量的。
不過對於藍星五強而言,他們卻並沒有放鬆警惕,這不僅僅是因為天上還有一塊隕石再朝著藍星飛來,還因為那塊被推離了撞擊軌道的隕石依舊還有撞上藍星的危險。
這倒不是說炎國和聯邦兩國任務完成的有缺漏,而是因為當時各國完全是孤注一擲的狀態,並沒有嚴格去計算隕石的體積和軌道,懟上去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