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溥的裁決(第1/2 頁)
翌日,吳國皇宮。 這是吳國國君楊溥勒令徹查江都府連環殺人案和玲瓏棋局失竊案的最後期限,滿朝文武都在密切關注此事,特別是宰相徐溫和皇太子楊璉這兩方勢力,對於案情的進展尤為關注,不動聲色之間已然在江都府衙的周邊埋伏諸多探子,不漏絲毫馬腳,雖然黃雀和薛宇早有察覺,可是這些探子沒有逾越雷池的過分舉動,只是觀察江都府衙各人的舉動,黃雀和薛宇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分心對付這些馬前卒,因此,雙方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倒也相安無事。 江夏王楊璘勢力的立場很直接,也更矚目,盧擇對於他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此次皇命在身,江夏王楊璘避無可避,加之此次玲瓏棋局失竊案乃是發生在他操辦的競標大會上,於情於理,江夏王楊璘都必須迎難而上。 不過在吳國國君楊溥忽然插手後,事情變得脫離了江夏王楊璘的控制,留給他們操作的空間極小,且這一次犯案的真兇手段高明,難尋所在,即便江夏王楊璘發動了自己所有的門客相助,也沒有絲毫有用的線索,只是在江都府內的倭人和西域商客之間反覆調查,雖然江夏王楊璘有想過宰相徐溫和皇太子楊璉與此案的關聯,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他不能信口開河、妄下定語,不然後患無窮且極易落人話柄,這對於他苦心營造的四賢王美名百害而無一利。 事實上,江夏王楊璘也發現了宰相徐溫和皇太子楊璉的異常,特別是在吳國國君楊溥所給的三天期限內,與自己博弈了許久的兩大勢力居然按兵不動,沒有絲毫從中作梗的意思,這讓江夏王楊璘手下的諸多門客百思不得其解,全因他們並不知道三方勢力之間,有一個共同的連線點——徐知誥! 亦或是說這一切的局都是徐知誥所佈的驚天大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徐知誥和李克用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徐知誥更狡猾,也更年輕,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謀劃他想要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無塵選擇和徐知誥合作,而對李克用的邀約拒之千里的根本原因。 在徐知誥的身上,無塵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同時能夠滿足他和李嗣源之間的交易,如此一石二鳥的合作,無塵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 一石二鳥的同樣還有徐知誥,他假意透過上饒公主將無塵引薦給皇太子楊璉,雖然皇太子楊璉疑心極重,可是無塵名聲在外,又是透過上饒公主的推舉,皇太子楊璉亦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對待無塵所謂的計劃,從結果來看,皇太子楊璉是滿意的,因為無塵確實將江夏王楊璘逼上了絕境,失去盧擇的江夏王楊璘無疑自斷一臂,對於奪嫡之戰當中最大的競爭者,江夏王楊璘的挫敗將極大增加皇太子楊璉登位的機會。 同樣獲利的自然還有徐知誥所在的宰相徐溫一方,作為徐溫最大的幕僚,徐知誥絕不會放過如此豐滿羽翼的良機,因此徐知誥勢必全力一擊,以求能一舉擊潰江夏王楊璘。 不過上天似乎有意針對徐知誥和無塵所謂天衣無縫的計劃。 今日拂曉時分,一道聖諭打破了吳國朝野的暗流湧動。 正卯之時。 幾乎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接到了來自吳國國君楊溥的通知。 卯時三刻召開早朝! 楊溥並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早朝每每都是在有重大事宜發生的時候才會召開,特別是在這個看似風調雨順的太平盛世,楊溥在分權於江夏王楊璘之後更是深入簡出,即便是要召開早朝,那也應是在明天對盧擇審理案情結果的責問才對。 沒有一個人明白這位看似甩手掌櫃的吳國國君到底是何打算,可他現在依舊是吳國的真龍天子,他的命令就是皇命,他的話語依舊在吳國國境至高無上,因此眾人唯命是從,一陣匆忙之後,便向著皇城的位置疾步趕去。 盧擇自然亦是收到這道聖諭。 走在通往奉天殿的路上,刑部尚書盧擇早已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他的雙眼模糊、呆滯無神,昨晚直至凌晨,他都在刑部天牢裡度過,看著眼前疲於奔命卻一無所獲的刑部官差,盧擇第一次感受到了絕望。 他也確實應該絕望。 唯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