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心竹的反戈(第1/2 頁)
江都府運河碼頭。 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無數的商販和走夫們充斥在碼頭各處以及鄰近的街道,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 這裡是外界聯通吳國都城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原大地上臨江的大小諸國皆是透過此條水運之路來到江都府進行貿易,其對於吳國的意義非同凡響,在江夏王楊璘手握財政大權之前,吳國的經濟就是靠著運河上的商業往來充盈國庫。 因此對於江都府的百姓們而言,運河碼頭就是他們最最重要的衣食來源。 對於江都府衙亦是如此,三兩成群的衙役漫步在碼頭的四周,眼神冷峻,不停掃視著過往的人群。 這裡的景象不同於江都府城內集市的繁華和喧鬧,更多的是一種爭分奪秒的忙碌,空氣之中瀰漫著淡淡的魚腥味和香料味,那種混合的氣味讓初來這裡的人都不禁有些作嘔,不過說來也是蹊蹺,往常在此謀生,對這裡習以為常的商販們,在近一個月以來不知是什麼緣故,總會有些不明所以的恍惚之感,即便長居此地的漁夫和艄公亦是開始頻生不適,不過這樣的感覺稍縱即逝,加之近來碼頭的生意不錯,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異狀乃是自己太過勞累所致,所以這起不太尋常的事情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穿過碼頭喧鬧的魚市,眼前的景色徒然一變,一片豁然開朗的江面躍然眼前,讓人歎為觀止,頓感自身渺小。 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鱗次櫛比,大部分是薛宇闖蕩江湖時常坐的烏篷船,多是百姓渡江之用的客船,一旁不遠處停靠著不少華麗的畫舫和遊船,基本是用來貢達官貴人享樂之用,碼頭的盡頭乃是官渡,多為運送皇室貴族的翔螭舟和樓船,外圍有重兵把守,尋常百姓根本無法靠近。 此間,堤岸之上車水馬龍,客來商往,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堤岸十數步的地方有一處小市,這裡是很多外出捕撈的漁民或艄公泊船的第一站,一個看起來十分擁擠的商業聚集地。 遠處兩艘滿載渡江百姓的烏篷船緩緩飄來,船上的兩名艄公一位拿起長板準備搭在木船和港口之間,一位艄公十分利索的將船上的鐵錨拋入江中,二人配合極為默契,不多時,這兩艘烏篷船便平穩進口靠岸。 其中一艘烏篷船上的兩位艄公明顯比周圍的人要矮上不少,不過並未有人會去另眼相看,在碼頭這裡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出身貧寒的老百姓,也都是處在社會底層的賤民,他們每天能想到的事情只有怎麼能活的更好一點,能夠三餐裹腹已是莫大的幸運,嘲弄他人本就不是他們這個階層會去做的事情。 而乘船之人關注的,只有艄公的技藝是不是夠好,能不能安穩的渡江,價格是否公道,因為當你身處浩瀚無垠的江河時,根本毫無心情去思考其他的雜念。 作為這一帶新晉的艄公,這兩位矮小艄公的駕船技術非但沒有被質疑,反倒口碑出奇的好,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從何而來,也鮮有人會有閒情雅緻去關注這些無聊的資訊,碼頭就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地方,特別是在近些年來吳國經濟騰飛發展的當下,在江夏王楊璘的宏圖偉業下,百姓們難得有了奔頭,自然趁著好時候分外賣力,這無形中也帶動了很多艄公的生意,渡錢也水漲船高,一些艄公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更是常常超載,雖然艄公們對於這種財源廣進的日子笑逐顏開,可是在水路謀生的他們天生對於神靈敬畏不已,如此滿載漫客,難保不會有人仰馬翻的一天,所以現在能夠多出這麼兩位陌生的矮小艄公,身為同行的其他艄公非但沒有眼紅,反而長舒一口氣。 此刻,兩位矮小艄公駕駛的客船靠岸停穩,那堤岸之上早已擠滿了接駁之人。其中一位矮小艄公將早已準備好的木板橫在船頭,那些船客歸心似箭,客船尚還有些晃盪,這些船客們便朝著堤岸之中蜂擁而去,頓時堤岸之上傳來一陣七嘴八舌的喧鬧聲,而這兩位矮小艄公似乎對於此景早已習以為常,目送著客船之上人去樓空之後,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對方,接著分頭行動,其中一位矮小艄公迅速走進船艙之內,並從中拿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