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頁)
這不是荒唐嗎?
柳老太爺可不荒唐。
既是蘇家的親戚,還自京中來,定然知曉報喜官來家中是何等事情。
可這人卻神色平淡,衣著華貴,即便聽聞致遠高中探花都不怎麼動聲色,定是非富即貴。
見了他與老太太前來,也未第一時間起身相迎,一是說明原本就居高位,習慣了旁人躬身奉承,二來,先前就已全程聽了他與老太太的一番話,覺得蘇錦在家中得了怠慢,心中不悅,所以本就是不準備起身行禮的。
同老太太相比,柳老太爺會察言觀色得多——一側的跟班佩著刀,一隻手一直按在佩刀上,這應是軍中之人的習慣。
柳老太爺心中稍許哆嗦了一聲。
京中來人,衣著顯赫,又有軍中之人做侍衛,方才聽了致遠高中探花也無動於衷——柳老太爺心中咯噔,這人怕是千里迢迢來看蘇錦的。連致遠高中之事都未曾放在眼裡,柳老太爺忽得想起蘇家早前在朝中有些隱晦的關係……
蘇錦的父親過世,他以為這關係便斷了。
可眼下,柳老太爺忍不住背後冒了一絲冷汗……
想起蘇錦嫁到柳家的三年,柳老太爺臉色忽得煞白了起來。
就在老太太看他古怪的眼神時,偏廳中小廝興匆匆得腳步聲傳來,也顧不得他們在小廳中見客,拱手興奮道:「老太爺,老太太,大人回府了!」
大人?哪個大人?老太太愣了愣,很快便反應過來。這柳家家中的大人可不正是他的兒子柳致遠嗎?
致遠回府了!老太太眼中的喜色已關不住。
老太爺卻連掌心都犯出了冷汗。
第006章 且看著
清和寺外,沈王氏同王惠氏說了些話,又同蘇錦囑咐了幾句,便先帶沈嬌和沈柔兩個女兒上了馬車。
今日本是來吃清和寺中齋拜佛的,趕巧寺中人少,各殿的佛祖都挨個拜過了,也隨喜了功德,只是這齋飯尚未來得及用,羅媽媽在一側提醒說,雨勢似有越下越大的跡象,夫人看看?
沈王氏才留意起天色來。
沈府在遠洲城最北面,清和寺在最南端,沈府同清和寺離得最遠,中途還有一段不怎麼好走的路。若是過了黃昏,雨又下大,只怕更不好走。
沈王氏思忖了一番,便找王惠氏商議,今日老太太柳王氏不在,這齋飯便不在寺中吃了,留作下回一道。
王惠氏也見這黑雲似是層層壓下來的一般,也倒是儘早歸途好,路上穩妥些。
陶二奶奶心中本就想躲了這頓齋飯去,也正好同王惠氏道,蘇錦方才鞋襪都濕了,早些回府中去也好。
陶二奶奶是借她的名義說話,蘇錦自是不介意。
方才又是陶二奶奶與蘇錦一道去的禪房換的鞋襪,王惠氏也沒有多想,便也道,既如此,就都一道出寺吧。
這便逃了在寺中用齋飯一事。
陶二奶奶只覺皆大歡喜,朝蘇錦眨了眨眼,會心一笑。
蘇錦忍俊。
沈府離得最遠,沈王氏便先帶了兩個女兒和隨行的老媽子和丫鬟等先上了馬車,王惠氏相送:「路上仔細些,若是雨勢太大,便停下來歇歇,等穩妥了再走。若雨勢再大些,便調頭回王府,也正好同你哥哥說說話。」
王惠氏素來周全,沈王氏含笑:「多謝二嫂。」
王家家中習慣,子女都在一道排序。
老太太柳王氏最大,王惠氏的丈夫排第二,沈王氏最小,所以沈王氏喚王惠氏一聲二嫂。
王惠氏見雨逐漸大了,也不多留沈王氏一行。
沈嬌和沈柔兩姐妹揮手同王惠氏和蘇錦、陶敏等作別。
沈王氏身邊的羅媽媽吩咐一聲,車夫便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