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指揮了幾天後,李煦乾脆自己動手,他自己動手做出來的紅燒肉更香更美味,幾家得到饋贈的鄉紳吃過一次後就迷戀上了這個味道,每天不厭其煩地到驛館拜訪,就算見不得順王殿下,能多得兩塊肉也好。
李煦可不是什麼善良的慈善家,招待他們也不是白招待的,每個上門拜訪的人都不可能空著手來,帶的上門禮還不能太寒酸,否則對不起順王殿下的身份和紅燒肉的價值。
所以才幾天時間,李煦就靠著幾塊肉收斂了不少值錢的寶貝,有些富豪乾脆送上豐厚的紅包,簡直太合李煦的心意了。
等他算了算這幾天當廚子得到的報酬,都恨不得直接改行算了,當個廚子開個餐館說不定比當王爺更自在。
吃,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最受歡迎的,不過他也知道,如果撇開身份地位,他的紅燒肉就算再美味也不可能賺這麼多錢,畢竟人家有無數種方法讓你交出配方。
這些天,他想了很多,想他要怎樣在這個亂世生存,怎麼才能在一方偏域過上富足安穩的生活。
等他們抵達南越之後,他要人沒人,要錢也沒多少,要想立足就必須要有能賺錢的手段,吃和穿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簡單的賺錢管道。
只是他事先沒想到,最先幫他開啟市場的竟然是紅燒肉,無論是名聲的市場還是生意的市場,這道菜讓他獲益良多。
對於前太子爺,當官的和百姓們看法並不相同,百姓們只知道太子仁善親民,曾提出過從平民中選拔人才,雖然最後沒能透過,但不妨礙他贏得普羅大眾的好感。
而作為世族大家出身的官員們則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胸襟豁達,心懷天下,將來會是一位仁厚的君主,也有人認為他性格太過軟和,不夠剛毅果斷,有失先祖之風。
現在的李煦已經不是之前的李煦了,他需要樹立屬於自己的形象,只靠仁善這個優點並不能使他過的更好。
他管理過企業,有謀生的手段,知道一個企業要想打響名氣,靠的是產品質量和品牌效應。
他這一路南下,完全可以先打出名氣,等將來在南越站穩腳跟,就可以往北邊開拓商路,先開個美食連鎖店,再往其他行業擴充套件,多元化的集團企業才是他的目標。
當然,想法是美好的,在這個資訊傳達極慢的年代,要想把連鎖店開起來可不容易。
第18章 我們只配做驢子
「殿下,您何必善待此地的鄉紳富豪?憑他們的身份哪能得您的饋贈?」在小劉太監眼裡,他家王爺是天選之子,高高在上,換做以前,洛城的城主來了都可以愛答不理,什麼時候要討好這些人了?
李煦用毛筆敲了敲他的腦袋,他這幾天都在練毛筆字,總算是把原主的筆跡練回來了三分,寫的字能見人了,他說:「人與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想要從我這取得好處,而我也想從他們那獲取商機,不過是利益的等價交換而已。」
這話在劉樹聽來有幾分委曲求全的味道,他只當李煦能屈能伸,於是對李煦的敬仰值又漲了幾分,他恭維道:「殿下懂的道理真多。」
李煦放下筆,端詳著自己的成果,漫不經心地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懂的可沒你多。」
這話不是他謙虛,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是個叛逆少年,不上學,混跡在各種涉黑場所,撈偏門錢,打架鬥毆不要太經常,可劉樹這個年紀,已經能把他吩咐下去的事情做的很好了。
劉樹誠惶誠恐地回道:「殿下高贊了,奴才怎能和您比?」
李煦打斷他,指著紙上的名單問:「這些人可有能用的?」他今天練字的內容就是僱來的那幫閒漢的姓名,他之前交代劉樹暗中觀察,想從裡頭挑幾個可用的人帶走。
這幫人在家裡都是可有可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