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第1/5 頁)
第 160 章
西州遇襲的訊息傳回京城時, 正是姜言意回門的日子。
封朔在楚家收到急報後,楚昌平父子當即和他一道回王府同其餘部下商量戰局。
姜言意得知西州陷入了戰亂, 想起那晚自己做的夢, 只覺脊背一陣發寒。
探子只帶回了西州遇襲的訊息,那邊戰況究竟如何,還不得而知。
安將軍夫婦、秋葵、鐵匠, 趙頭兒、姚廚子和李廚子他們都在西州, 若是西州被攻陷了,姜言意不敢想像那是何等局面。
這一波剛平, 一波又起, 楚老夫人和楚老太爺對大宣朝的國運也是長籲短嘆不已:「幸好大宣有遼南王撐著, 否則怕是早就為人魚肉了。」
「幾代皇帝作下的孽, 都在這一朝還, 苦了遼南王了。」
大齊亡國皇帝在位時, 早年荒淫無道,晚年一心求長生,不僅沉迷煉丹荒廢朝政, 還勞民傷財修築了助他飛升的皇陵。
大宣開國皇帝封佐篡位時, 民間是一片呼聲的。
只可惜他晚年疑心重重, 深知自己是謀朝篡位的, 也時刻提防著自己的臣子, 把權利看得比命還重要,多少忠良都是死於他的猜忌之下。
如果說大齊亡國皇帝毀了民生, 那麼大宣開國皇帝封佐晚年就是親手毀了朝堂。
如今大宣朝內部各方勢力割據, 全靠著封朔力壓群雄才能團結起來勉強一致對外。眼下這形式, 說句內憂外患再貼切不過。
楚老夫人只留姜言意用了午飯,就催著她回王府:「你如今是封家婦, 遼南王南征北戰,家中凡事都還得你自己打點,上次突厥來犯,大宣打了七年才把那幫馬背上的蠻子打回去,這一回,還不知又要打多少年。你是新婦,王府事務繁雜,你少不得還要學著打理,祖母也就不多留你了,且回去吧。」
姜言意也想從封朔那邊知道更多關於西州的具體戰報,便福身告退:「孫女改日再回來看您。」
拜別楚老夫人後,由薛氏送姜言意出門,一路上她都欲言又止。
姜言意問:「嫂嫂可是在為如意樓的事情煩擾?」
薛氏有些羞愧地點點頭,她剛接手京城這邊如意樓的生意,西州就起了戰亂,要知道如意樓最先是在西州做起來的,眼看老店都要保不住了,一些京城富商變卦要撤股,薛氏做生意頭回遇上這樣的事,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應付。
她道:「順德樓的黃掌櫃背後是忠勇侯府,他帶頭嚷著要退股,其他人自也是看風向行事,黃掌櫃還帶人去樓裡鬧了一回,我想不出個法子來堵他的口,只得先避而不見。」
這節骨眼姜言意也沒把重心放在京城如意樓上,直接道:「他既要撤股,把他的那份退還給他便是。」
「可……」薛氏有些猶豫。
姜言意看著她的眼睛道:「嫂嫂只需要知道,生意人最喜歡權衡利弊,他嚷著撤股,可能也是想透過我們的態度來判斷這樁生意究竟是不是賺錢的買賣。」
「咱們表現得越抗拒,那些商賈則越警惕。咱們把到手的銀子大大方方還回去,他們反而會自亂陣腳,生怕是咱們這樁買賣有的是人參股,不缺他們手中拿幾個銀子。」
這一通話下來,薛氏茅塞頓開,苦笑道:「還是阿意你聰慧。」
姜言意道:「嫂嫂還黃家的股份時,別太客氣,他順德樓背後是忠勇侯府,如意樓背後可是楚家和我,咱們不以權壓人,但若有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嫂嫂也無需留臉面。」
說白了就是撤股可以,但也得讓對方明白,這一撤得罪的是什麼人。
薛氏轉憂為喜,連連點頭:「我都記住了。」
姜言意回封府時,瞧見府門外集結了一支玄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