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3 頁)
人命令,不顧利害,自然而然地從心中流露的東西;如果先掛起一個題目,做
起文章來,那又何異於八股,在文學中並無價值,更說不到能否感動人了。為
《魯迅全集》第4卷,第48頁。
《魯迅全集》第7卷,第470頁。
轉引自《回憶魯迅資料輯錄》,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頁。
革命起見,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學,倒無須急急,革命人做出東西來,才是革命文學。所以我想:革命,倒是與文章有關係的。&ot;1這些話,都說得很切
實,很對症,但和一般人的想法都是相反的。
那一時期的魯迅情懷,我們倒可以從他的另外幾篇短文中體會更深刻一點。他到了廣東,看見了所謂革命策源地,有了種種感慨。他說:&ot;其實是革命尚未成功7的。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不過,中國經了許多戰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養,卻的確長出了一點先前所沒有的幸福的花果來,也還有逐漸生長的希望。倘若不像有,那是因為繼續培養的人們少,而賞玩、攀折這花,摘食這果實的人們倒是太多的緣故。&ot;2這是一針見血的批評。他有幾句辛辣的諷刺的話: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者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
這是一部中華民國革命史的總結論,哀哉,中國老百姓的劫運! 他對於中華民族的前途是頗悲觀的。他在香港青年會的第一次演講,說道:&ot;我們此後實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抱著古文而死掉! 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ot;他知道大家正在走前一條路。他在第二次演講,就指出老調子沒有唱完。他說:&ot;中國的文章是最沒有變化的,調子是最老的,裡面的思想是最舊的。但是很奇怪,卻和別國不一樣。那些老調子,還沒有唱完。這是什麼緣故呢?有人說,我們中國是有一種特別國情,。中國人是否真是這樣6特別,,我是不知道,不過我聽得有人說,中國人是這樣。倘使這話是真的,那麼,據我看來,這所以特別的原因,大概有兩樣。第一,是因為中國人沒有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 ,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
十
!1?
廣州九月
《魯迅全集》第3卷,第403頁。
同上書,第395頁。 同上書,第511頁。
魯迅評傳
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是4仍舊貫,的老調子。第二,是個人的老調子還未唱完,國家卻已經滅亡了好幾次了。何以呢?我想,凡有老舊的調子,一到有一時候,是都應該唱完的,凡是有良心, 有覺悟的人,到一個時候,自然知道老調子不該再唱,將它拋棄。但是,一般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們,卻決不肯以民眾為主體,而專圖自己的便利,總是三番四復的唱不完。於是,自己的老調子固然唱不完,而國家卻已被唱完了。&ot;1 他是希望一般青年首先是拋棄了老調子,那些舊文章舊思想,都已經和舊社會毫無關係了。生在現今的時代,捧著古書是沒有用處了。這句話,直到今
天,還是逆耳之言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