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淘換到寶物(第2/3 頁)
沒有辦法,還是大娘做的對,謹慎為妙。
“大娘,著急讓我過來,是不是有人要換糧了。”方明探問道。
大娘有點急迫:“還是不是吶,我這門檻都快讓我們這幫‘壞分子’給踏壞了,我都擔心人們懷疑我們在這裡搞聚會呢。”
“有這麼嚴重啊大娘。”方明放下揹簍,指著裡面的東西:“這是上次您紙條上寫的那些米麵白糖和豆油,要不你先放起來。”
“謝謝小方,他們都著急的不得了了,餓的不行啊!對,我還是先把東西放起來,保險為好。”大娘提了提揹簍,感覺拿不動:“小方,你幫大娘放到密室好嗎,大娘提不動。”
“這不合適吧大娘。”方明不是不想幫,主要是上次大娘說了,那是她們家的密室,裡面應該有不少貴重的東西,自己哪能隨便進去。
“小方,大娘相信你,你可以自由進出。大娘這兩天還想了,咱們離的這麼遠,你來一趟也不容易,萬一你來了大娘不在,那不就抓瞎了。以後大娘就給你一把家門鑰匙,他們需要的東西,大娘如果不在家,你就直接放到密室就是了。”
方明想到,這又是人與人之間一次信任的升級。
來到另一房間,大娘教方明挪動櫃子,用腳使勁踩動其中一塊磚,一個洞口便緩緩開啟了。順著一層層臺階便進入一個地下空間。
點亮煤油燈,呵!空間還真不小,還有些桌椅木櫃,估計裡面也應該有些值錢的東西。
“小方,知道怎麼進來了吧?以後大娘不在,你就把要換的東西放這裡就好了。”接著又道,“方明,我就在這裡把下次要換的東西交給你,省得出去再遇到什麼麻煩。”
大娘從桌子的抽屜裡拿出一個黃布包裹著的物件。開啟一看,金光閃閃。是一件立式佛,佛像頭頂髮髻,表情平和,身穿偏衫式袈裟,左手握著一隻淨水瓶,身體筆直地站立於蓮花托之上。
“小方,主家說,這個佛像是唐朝的。我怕出現差錯,專門讓咱們榆縣解放前開當鋪的於老闆掌眼。他說,這尊金佛確實是唐朝鑄造的。造型精巧,工藝精湛,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
“是嘛!”方明興奮不已,拿過來仔細觀瞧。
小金佛不算太大,也就15cm左右那麼高。但年代久遠,做工精巧。放在後世不能說價值連城,卻也價值不菲。
受金銀換糧的啟發,方明覺得現在應該是收購這些物件的最佳時機。持有人得到了救命的糧食,這對他們來說是最為要緊的事。如果命都沒了,要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物件又有什麼用。
對於方明來說,雖然現在這些東西不被人們看好,但這就是收藏。不被看好價錢就低,價錢低收藏就划算。等到可以自由拍賣的時候就是發大財的時候。
“大娘,人家沒說想兌換點什麼?”
“字條上給你寫著呢!”大娘告訴方明。“不過這尊金佛人家好像要的多,50斤白麵,10斤豬肉。”
方明想想,划算,太划算了,再過二、三十年,它的價值可就不是一袋白麵幾斤肉的價格,恐怕得一車皮面粉幾十頭豬來換了。
“小方,看見櫃子上那個梅瓶了嗎?那就是剛才給你說的當鋪於老闆拿來的,他說這叫宋代纏枝牡丹紋梅瓶。當時他是給了出典人200兩白銀,但典期到後出典人無錢收回,便成了於老闆的心愛之物 。”
方明撫摸著這件精美的物件,也是愛不釋手。
他記得自己前世在電視鑑寶節目中看過介紹。梅瓶出現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梅瓶的美,在中國瓷器史上流傳已有千年。
梅瓶初稱經瓶,本是酒器,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制度有關。講筵也叫講經,講完之後大家要吃飯,當時的酒便裝在這樣的瓶子裡,所以人們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