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不同聲音(第1/2 頁)
接下來,羅總就把這些意見和龐承功做了簡單的介紹。
“目前,我們東北所以及下面的各個單位都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認為這款隱身戰鬥機專案是我們所未來幾十年內的大專案,關於這個專案,我們十分支援龐司令你提出來的意見,那就是利用外貿機型的名頭,進行我們自己國內隱身飛機的打造。”
這些是之前龐承功和羅總提出的建議,而且東北所也有類似的想法,接下來,羅總繼續說道:
“我們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有的同志認為,我們應該首先著重發展陸基型號,換句話說,也就是空軍型,畢竟我們目前的技術還有些薄弱,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達到過任何一款隱身飛機,而且我們的艦載機也沒有完成最終的定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把艦載機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定位,那麼它的研發進度,勢必會拉長,對於我們很不利。”
接下來的話,羅總沒有細說,但是意思表達的已經很明確了,這款利用外貌機型的殼子,最終的目的是重新獲得軍方信任的中型隱身飛機,如果想要得到軍方的青睞,那麼它的成熟時間至關重要,畢竟根據他們航空系統內部的訊息,我國的第一架隱身飛機有希望在兩年內試飛。
如果東北這裡動作快的話,優先發展空軍型號,那麼他們首飛的時間也可能會快一些,這樣也可以上級領導看一看,他們自籌經費發展的飛機同樣不落人後。
“這樣的想法很現實,畢竟相對來講,我們陸基的型號不用考慮滑躍起飛、彈射起飛以及阻攔著艦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們的集體結構不用太過於強調,相關的問題也可能就少一些,這樣就可以很快的首飛。”
聽著龐承功的這番話,羅總點了點頭,畢竟龐承功說的對於他們這些搞飛機設計的人來說,是一個常識,因為艦載機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就是將前起落架換成雙輪的,在後邊加一個鉤子這樣簡單,但是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如果將一款陸基飛機改成一架艦載機的話,它的複雜程度比打造一架新的飛機恐怕都省不了多少事,除了基本的氣動外形需要考慮之外,儘管艦載機在進行起飛的時候會採用各種各樣的技術,但是艦載機畢竟滑跑距離短,而且一旦著艦失敗需要考慮逃逸復飛,所以一般來講,艦載機的機翼面積比陸基飛機要大。
而且在降落的時候,由於艦載機保持一個較大的速度,他的阻攔索一定要結實,同時它的機體結構必須要加強,因為稍有不慎阻攔索和鉤子的巨大拉力很可能會把飛機拽成兩截。至於說起落架更是一個難點,因為飛機有一個相當大的速度砸在甲板上,所以起落架受到的衝擊也是很大的,如果考慮彈射因素的話,那麼前起落架也必須考慮彈射器的拖拽。
龐承功接著問道:
“羅總,除了這種意見之外,其他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
“與這種意見相比,另外兩種聲音可以主要歸結成一種聲音,他們認為,在短時間之內,我們這款飛機不大可能搶了西南所的風采,與其這樣,我們不如穩紮穩打,重點突出我們的優勢,利用我們現在打造艦載機的現實,在設計飛機的時候就把艦載機的相關特點考慮進去,這樣我們可以優先獲得海軍的青睞。
當然了,不是把艦載機作為優先選項,陸基型號是優先選項,只是在設計陸基型號的同時把一些艦載機必須的要求通盤考慮。,以求在將來改造艦載機的時候工作量少一些。”
聽了羅總的介紹,龐承功結合前世的一些見聞,毫無疑問,最後東北所採用的是第二種聲音,甚至在當時那款所謂的外貿機型試飛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未來的隱身艦載戰鬥機,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前起落架很粗壯,而且前機輪是兩個輪胎。雖然說艦載戰鬥機一般都是這個思路,但是也有陸基飛機採用這種方式的,當然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