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第2/4 頁)
下揖,有的喊&l;大嫂&r;,有的喊&l;師母&r;,喊師母的都是魏家各房親戚家來寄讀的小孩。沈寄一一應了,&ldo;快回去吃飯吧。&rdo;
這些小孩子,十年後也就是魏家的頂樑柱了,如果真的能有一兩個成才的,在朝中和魏楹守望互助也是好的。有這麼一份師徒情分在,是好過如今朝中那些有事就看不到的魏家人。
沈寄把飯菜擺在石桌上,&ldo;魏夫子,來吃飯了。&rdo;
魏楹坐過去,&ldo;今天隨口說起當年遊學的見聞,他們問東問西的,一不小心就到這會兒了。&rdo;
沈寄想起他那時寄回來的信,魏大娘不識字,每每都是自己念給她聽的。後來沈寄才知道那信裡有一半的內容其實就是寫給她看的,尤其是各地風情人物與美食。魏大娘就是從這些點滴裡發現魏楹打她主意,然後在她耳邊敲警鐘的。
不過,那些描述是很吸引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遊歷的人的。方才這些小屁孩兒聽得可是津津有味啊,一點不像她以前被囉嗦的老師拖堂時的不滿。還是當男人好啊,從前可以四方遊歷,在外頭做官可以有不少見聞,在家守孝也能到族學教書,日子多好啊。
魏楹吃著飯菜,很輕易就發現了沈寄親手做的兩道,於是筷子便比較集中往那兩道菜夾去。看沈寄眼中有些羨慕便道:&ldo;等這一年過了,我們就到任上去,到時候你想做什麼都可以。&rdo;
沈寄撇撇嘴,還不是在被人劃定的圈圈裡頭。
☆、卷四v 99 鐲子
魏楹把飯吃了,沈寄看這裡四面通透倒是個說話的好地方,於是說道:&ldo;我已經把二房的產業都透給她們了。估摸著接下來會有一場好戲。&rdo;
魏楹點點頭,可惜老總管一離開便沒了下落。而且要撬開他的嘴也不容易。他有旁的可以令二老爺名譽掃地的辦法,只是母親的名聲要恢復卻不好辦。
如今,各房再次聯手要把二房在外接下的私產弄回宮中瓜分,夠他們喝一壺的了。魏楹沈寄把風聲放了出去,就不在過問,因為他們的本意本就不是為了銀子。
小廝來報,說四老爺四夫人下午要上二房要銀子去。讓沈寄和魏楹也過去,另外三房五房六房七房十五房都要去。這個銀子不是說的二夫人在外頭的私產,而是二房欠下的六千兩銀子的喪葬費用。
之前老太爺的喪事辦了大半,四夫人把帳本拿出來,銀子不夠了,召集各房開會商量對策。喪事辦了大半,總沒有糙糙了結的道理。當兒子媳婦的便都只有說不夠的各房再拿銀子出來添補。分家的時候嫡出的得雙份,這會兒便也得出雙份。四夫人估算了一下,大約要超支三萬兩。也就是說長房二房要出六千兩,其餘各房三千兩。
這個時候外頭還有賓客在,自然沒有拖拖拉拉的道理。魏楹領頭慡快的從帳房點出了六千兩銀子到四房,其餘各房雖有不滿也只有照辦,只有二房說他們沒有分得銀子,如今也拿不出這個錢來一直拖著。
而當初就是二夫人把喪儀的格調定得偏高,導致後來預留的六萬兩銀子都不夠花,需要各房再添。所以二房這麼說,各房自然不服。自然當時還在辦喪事,總不能幾弟兄就鬧了起來。於是,四房作為管事的,咬牙把這六千兩墊上了,二夫人說有了銀子再還,還打了欠條言明三年還清。
如今鬧出私產的事,四房怎麼還能耐著性子等二房三年還清。於是,今天下午便要過去討要了。各房因為私產的事,自然是要過去壯聲威的。
沈寄便問:&ldo;但是咱們家自己的人麼?有沒有請二老太爺二老太太三老太爺三老太太還有太公那些族老?&rdo;
&ldo;回大奶奶,單是咱們家自己的人。&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