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蕭歸坐在龍椅上,半天都閉著眼睛,耳朵卻豎得高高的。
雖然他對這個相父厭惡入骨,可對於他的能力才識,他是沒有質疑過的。
十六歲跟隨先帝徵戰沙場,二十歲於萬軍中取敵將頭顱,二十四歲受封丞相。哪怕他不是生逢亂世,哪怕沒有時勢可造英雄,清平盛世中,他也一定是個治國平天下的人傑。
只聽他繼續說道:「所以,籌措糧草之事還是要繼續,如果國庫空虛了,還望諸位大人踴躍捐糧,賑濟南疆。」
此言一出,眾人臉上皆露出複雜的神色。
出力還好說,出糧沒有。
溫無玦心知肚明想要從這些人嘴裡摳出一點糧食來,簡直比登天還難。
大梁土地實行的是世族私人擁有,兼併之風嚴重盛行,百姓沒有地,怎麼種糧食?百姓沒有糧,國庫又怎麼可能不空虛?
所以這件事再難也必須施行,不然後續打戰,糧食就是最大的問題。
溫無玦頓了頓,率先道:「溫府,自願捐糧一萬石。」
這下,眾人的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
一萬石?比國庫出的還多
早就聽說丞相生活簡樸,溫家也不是什麼百年世族,在汴京無根無地的,能拿得出來嗎?
「不知道諸位大人能捐出多少呢?」溫無玦知曉趁熱打鐵,忙揪住薛思忠,「薛大人,你呢?」
「呃,下官恐怕還得清算一下。」
唐玉忙道:「下官自願代表長平唐氏,捐出三千石。」
溫無玦拍了拍他的肩膀,唐玉作為朝中為數不多的年輕直臣,能作出表率,他倍感欣慰。
他將頭轉向薛思忠,「薛大人,金陵薛氏也是汴京數一數二的世族大家了,總不好低於長平唐氏和我們溫家吧?」
「那是那是,下官明白。」
溫無玦瞧著薛思忠嘴角抽了又抽,知道他一定是面上笑嘻嘻,心裡p。
有兩個世家大族做榜樣,其他家族或多或少都要跟點,不然傳出去名聲也不好。
饒是如此,距離溫無玦心中想要的十萬石糧草還是差得有點遠。
蕭歸冷眼旁觀他三言兩語間就逼得那些個世家大族不得不拿出糧食,心裡越發不爽。
雖然是利國之舉,可他的行為就跟他平時押著他讀書、押著他處理朝政一樣,甚至連風輕雲淡的神色都一模一樣。
在他眼裡,他這個所謂的皇帝就是個任由他拿捏的傀儡,跟這些大臣並無二致。
越看著,越想著,蕭歸神色越發陰冷。
糧食事宜基本敲定,除此之外,還有兵力選拔,督軍人選等等問題需要繼續商榷。
眾人還在議論紛紛,便見李凌端了幾碟子鮮瓜果上來,「大人們辛苦了,嘗下點心休息片刻。」
這是從先帝時遺留下來的習慣,先帝剛登基時,國務繁多,朝臣們經常一議事就是一整天,故而會安排中間休息。
溫無玦見是冷瓜果,便一口不沾。
這具身體的腸胃實在太差,這樣生冷的東西下肚,只怕會不舒服。
李凌見了,便道:「丞相怎麼不吃?議事都要仰仗丞相大人,大人不多吃點,只怕等會沒氣力了。」
對於他的陰陽怪氣,溫無玦彷彿沒聽見一般,只淡淡搖搖頭。
誰知,蕭歸突然道:「莫非相父覺得你跟前的瓜果不好?要不,嘗嘗朕這兒的。」
說著,他便端著金碟子下了臺階,來到溫無玦跟前,笑得一臉深意。
眾朝臣瞧著他逼近丞相,不由得慢慢地壓低了說話聲音,都往這邊看來。
溫無玦面露無奈,只好道:「臣腸胃不佳,怕吃了生冷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