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2 頁)
&ldo;皇上大概還是有他自己的考量。&rdo;傅恆把兄長傅謙的玉佩擺到桌上,他今日拿著這枚證物去向皇上稟明其中隱情,沒想到皇上雖然是耳目清明瞭,卻仍然沒有鬆口,&ldo;李氏的孩子生下來之後,還是記在咱們的名下,算作是我家的庶出子女‐‐&rdo;
純懿先是一愣,然後迅速地怒極反笑。
那些當著那拉皇后與太后的面,她說不出口的話,總算是能一吐為快了。
&ldo;這是何意?什麼叫作記在咱們名下?既然皇上都金口玉言說是庶生子女了,總不能是記在你和我的名下,而是要記在你與李氏的名下。往後數載,難不成李氏還要在府邸的後院裡有一處容身之所,不明不白地以傅恆妾室的身份與我共處?&rdo;
傅恆自己也覺得此事荒謬,但也並非不能理解皇帝的動機。
&ldo;這件事情到底還是牽涉頗多。李氏如今在圓明園待產,京城之中有不少朝臣及勛貴都是對此事知情的。而你我都心知肚明,如果最後皇上蓋棺定論,李氏的孩子記在傅謙的名下,那就等同於昭告天下,聖明英睿的皇上是一時衝動做出了錯誤的判斷‐‐&rdo;
&ldo;這的確是真相,但會使得皇上的名聲於後世史書工筆中受損。所以,索性就只能將錯就錯。&rdo;
純懿定定地看著傅恆,她一時間都氣惱得說不出話來。
&ldo;皇上知道,他的這個決定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麼。對麼?&rdo;純懿的態度一下子冷淡下來,她覺得自己渾身的力氣都被傅恆話裡暗示的內容所抽走了。
傅恆沉著臉點頭,他何嘗不知道,純懿要為此受多大的委屈。
但無奈皇權在上,誰都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多作爭討。
&ldo;皇上私下裡說,要允諾補償。但我知道,這些事情對你來說,你都不會真正在意。依皇上所言,李氏腹中的孩子生下後,無論男女,都會養在宮裡,名義上是陪伴福康安,但為的是不叫那孩子放在你的眼前,惹你煩心。至於李氏,欺君之罪確鑿,她的性命必然是留不住的。到時只對外稱作是送去京郊莊子安養。&rdo;
純懿冷笑:&ldo;皇上一定覺得自己萬分仁慈開明。我是否還得向著紫禁城的方向作三叩首,拜謝皇上隆恩?&rdo;
傅恆心有不忍,伸手來抱純懿,欲安撫她過於激動的情緒。
純懿沒有推開他。她知道,傅恆是沒有過錯的。她不必將自己對皇上的不滿遷怒到傅恆身上。他直面皇上,於是他也只能束手無策。
兩個人在靜謐中彼此沉默了一段時間。
直到純懿認為自己徹底理清楚思緒了,她才語調略顯低沉地開口說話:&ldo;史書工筆,或許不會提我半個字‐‐頂天了也就是一句一等忠勇公大學士傅恆嫡福晉那拉氏。可皇上的清白與名聲最重要。&rdo;
她無需苦口婆心地說服她自己,她只是把這句話說出口,權當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李氏的這件事情在她這兒,勉強算是翻篇了。
畢竟,拽著死心眼兒僵持下去,只會讓皇上厭惡,同時使她自討苦吃。
倒不如就這樣,預設皇上存著一份愧疚心,以圖日後能有其他用途。
&ldo;傅恆,那就說給我聽聽吧,皇上為了作補償,都許下了什麼恩賜?&rdo;純懿苦中作樂,自嘲地對傅恆說。
------------------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裡皇家連著好幾樁事情操辦,並且都與純貴妃相關。
舒妃坐在明亮清淨的永壽宮裡,和煦望著屋外正濃烈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