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殺人者,關長生是也!(第1/6 頁)
雀鶯轉啼的午後,陽光灑在靜謐的庭院中,這是位於解良縣南城的秦府。
如今,這裡新的“主人”起手間,關係著數以百計、千計百姓們的沉冤昭雪,關係著解良縣的天能否拔雲見日。
午後的眼光稍稍透進來,無數文吏正在奮筆疾書,聚精會神的書寫著縣長顏和、豪強秦牛的一條條罪狀,直至罄竹難書。
很難想象。
昨日…還是眾星捧月的顏縣長、秦老爺,今日就要被永恆的釘在恥辱柱上。
每一個文吏都卯足了精神,每一個百姓,把這些年的委屈聲淚俱下的訴說,牆倒眾人推,鼓破眾人捶,這樣的戲碼自古亦然。
柳羽與荀彧站在秦府內的一處水亭中。
荀彧忙了半日,特地出來走走,恰恰這麼一走,正看到了柳羽。
“累麼?”
柳羽看著荀彧煩勞的模樣有些心疼。
這個年紀的他,本不該承受這麼多,也不該去見識這世道中的黑暗。
“不累。”荀彧的聲音有些虛弱。“我之所以追隨於賢弟,是因為在萬古長夜中,哪怕是一盞微光,都讓你不得不追隨這光明,至死方休!如今能以自己的力量結束黑暗,還這一隅的百姓一片青天,這不應該是我與賢弟的初心嘛?”
柳羽忍不住說出心裡話。“可這樣會很累,也會很危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可大漢有多少個這樣的縣城,多少個比縣城更大的州郡,依然被黑暗包裹著呢?還是那句話,這是刀山,亦是火海。”
“哈哈…”聽到這兒,荀彧笑了,他鄭重其事的面朝柳羽。“賢弟如此學問,豈會不知曉我荀家先祖荀子所著的《不苟篇》中,講述的何為君子?”
不等柳羽回話,荀彧繼續道:“匡救天下,是崇人之德,是揚人之美,君子要與時屈伸,也要以義應變,而這應變的底線便是‘義’!”
聽到這兒,柳羽頓了一下,也吟出一句。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是後朝宋代文天祥《絕命詞·孔曰成仁》中的話。
氣氛烘托到這兒了,柳羽也就是隨口吟出。
哪曾想,荀彧當即拱手:“賢弟身負道家所學,卻對儒學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此為愚兄最佩服的地方!為兄只盼能像賢弟話中提及,‘成仁,取義’,哪怕是踏上這刀山,也要讓黑暗中的大漢再度煥發光明。”
柳羽差點都想吟出一句更有逼格的…
比如,還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哪曾想,就在這時。
張飛那咆哮式的嚷嚷聲再度傳出。
“你們都是飯桶嘛?這麼多郡卒連個人都看不住?”
“怎麼著?顏和那狗官還能變成蝴蝶飛走咯?”
聽到這兒…
柳羽與荀彧驚覺不對,連忙快步走向張飛這邊。
一問方才得知,原來是顏和跑了。
守在他屋外的人,被不知被從哪來的鈍器擊暈,顏和悄無聲息的跑了…偏偏門子處都問過,確定沒有從府門走出,整個院落也搜過,沒有蹤影…那就奇怪了,總不能是真飛走了吧?
柳羽也是放心荀彧,故而沒有過問過這些…
倒不曾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糟了…”荀彧像是驟然想到了什麼。“昨夜衙署失火,我詢問為何水缸中無水,水井中亦無水,顏和隨便搪塞了過去,今日…我見秦府水井中亦無水,恰恰顏和便消失了…”
“文若是說,水井有古怪?”柳羽也反應過來,當即就打算派人去查。
哪曾想…
就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