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南征北戰名永傳,不曉當年百姓寒(第2/3 頁)
“唉…”
劉宏嘆出口氣,一旁的張讓看出了劉宏心情的不佳,當即擺擺手。
“陛下累了,諸卿下去吧…”
一干公卿行禮退下。
大朝會朝賀天子、進獻禮物的活動結束後,公卿還不能出宮,因為按照規矩,接下來還有宮廷宴會。
在宴會進行的過程中,帝國的司空與大司農還需要親自下場,伺候百官們的吃喝。
這是一種類似於舊的君臣關係在“新時期”的殘餘。
當然,宴會中,司空與大司空還會與百官商議,有關正月上旬的一系列祭祀活動,比如第一個丁日和第一個亥日,要分別祭祀祖先和農神,祈求他們能保佑本年的豐收。
當然,這些商量的過程與天子無關。
這些祭祀,更是給國庫變不出一袋錢來?
此刻的天子劉宏跪坐在德陽殿的龍位上,眉頭緊鎖…
整個就是一副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的模樣!
終於,他站起身來,凝眉踱步…好好的正旦日,大好的心情,卻因為整個帝國的“錢”,一下子全都變了模樣。
“唉…”
又是一聲嘆息。
大漢有錢的豪門士族不少,可讓他們拿出一串五銖錢,都是難上加難…
最窮的反倒是他這個地位最尊崇的皇帝!
呵呵…
劉宏就呵呵了,從做藩王時,他就窮的叮噹響,現在當了皇帝,還特麼的窮,劉宏也是徹底無語了!
張讓眼珠子連連轉動,他最瞭解這位天子的心性,知道他為何煩惱。
當即,主動提議道。
“陛下,這整個帝國,整個朝廷沒錢可不是個事兒,陛下…您可否效仿武帝時呢?”
講到這兒,張讓眼珠子一定。“武帝時期,連年征戰,帝國財政哪裡吃得消?最後不還是靠那賣官鬻爵的營生麼?陛下品品,是不是這個理兒?”
唔…賣官鬻爵?
劉宏眼眸中精光閃爍,武帝賣官這事兒,他讀書讀到過。
漢對匈奴,那所謂的“一甲子之恥辱,武帝一朝得雪”,何其霸道?
可這“北擊匈奴,恢復西域”的功勳、風采背後,是龐大的軍費開銷。
——南征北戰名永傳,不曉當年百姓寒!
繁重的賦稅就不說了,關鍵是這些賦稅哪裡夠武帝一生一百多次征戰的!
賣官鬻爵擴來源…就成為了武帝必須走出的一步!
一個關內侯五百萬錢!
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武帝是開了個好頭啊!
想到這兒,劉宏腳步一頓,他拿手搭在下巴上,細細的品味了起來。
賣官鬻爵…是個辦法呀。
秦始皇時期,就有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漢惠帝六年時也下達過“令民得賣爵”的政令。
漢文帝時,由於邊塞缺糧,也採取以爵換粟,充實邊塞的方法,所謂“令民入粟於邊,六百石,爵上造;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萬二千石,為大庶長!”
就連劉宏的前輩,桓帝劉志,也曾“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
這…
這麼多當皇帝的前輩都能賣官?
他劉宏為何就不能呢?
當即,劉宏就想下令,開設西邸賣官。
想當關內侯麼?五百萬錢?
想位列公卿嘛,兩千至一萬萬錢,只要你有錢,就能助你實現一人之下的夢想!
再說了…
就算不賣官,這些官不還是那些士大夫舉薦、提攜的?效忠於那些頂級豪門?
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