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第十三章驪山陵墓的秘密 上
阿房宮大殿金碧輝煌。王竹正中面南而坐,背後是一副長兩丈寬五尺有餘的四雄爭勢圖,圖上熊嘯楚天,龍騰大海,虎躍山谷,豹越平川。對面牆上掛一副秦朝四十一郡萬裡江山地圖。一郡一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目瞭然。大殿四周,排列一盞盞銅質高腳燈,燈光明亮,燈油放有蘭花做的香膏,燈點燃後,蘭花膏脂融化,殿內蘭香四溢。西面牆壁上有一副絲絨織就的地毯式巨型錦畫,上面畫著八百隻各具神態的黑馬,畫前橫放一組巨大的青銅編鐘。
祭祀天地太廟的繁瑣儀式還沒有結束,大殿上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奉常王綰正令人擊奏編鐘為慶。樂師們分音節坐到每套編鐘前,其餘的彈箏吹簫,擊磬吹笙,一班優伶整齊的站在兩邊,總人數差不多超過五百。
王竹看著這些人白白淨淨油光四溢的臉龐心裡不由得產生個想法:這些人要是拉到戰場上去打仗該多好,在這裡養尊處優的當廢物,太浪費了。
就像是二十一世紀的交響樂團一個樣,樂君{樂隊指揮}站在虎座朱雀大鼓的上面,雙臂一揮,優美動聽的音樂便從樂師們的手指間,從編鐘裡,從各種樂器中&ldo;嘩嘩&rdo;的流瀉出來,接著六十四個裝束素雅的妙齡少女便踏著富有韻律的古典音樂,廣袖輕舒、蝶飛燕旋,翩翩起舞。大臣們坐在兩邊的矮几後,看著腰肢搖動的美人,浮想聯翩,如痴如醉。
其中也只有王賁、李信、公子嬰等少數幾個人,臉上露出很不耐煩的神色。可是,王綰不管這些,他正在一絲不苟的執行著孔老二關於祭祀的一套死板的規定動作。就算此時項羽帶兵沖入大政宮,他也要堅持著把這些做完。
終於,王竹忍不住了,揮揮手道:&ldo;帶下去,都下去,把方才的鄒明給我帶上來。祭祀儀式到此結束了。&rdo;
王綰大為不滿,表示抗議:&ldo;陛下,這可不合規矩,傳出去別人會說我們大秦不講禮儀。&rdo;王竹瞪了他一眼,心想:大秦朝遭到滅頂之災,跟你們這些見風使舵的儒生也有關係。秦朝一向都是虎狼之邦,什麼時候講過禮義廉恥。說這些簡直就是廢話!不耐煩道;&ldo;好了好了,王大人要看歌舞,朕把這些女子都賜給你,你帶回家去看吧。&rdo;
王綰這人迂腐,卻不卑鄙,而且一向自詡正直,這話怎麼受得了,臉色一下子白的像張紙:&ldo;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rdo;
王賁一看壞了,這窮酸又要較真,已經拉開了長篇大論的架勢,用不了一會兒一大堆之乎者肯定被抬出來了。連忙打斷了他的話;&ldo;陛下已經下旨,你等還不退下去。&rdo;
宮女樂人嘩啦嘩啦倒退著走出大殿,提著寬大的長袍羅裙,跑下樓梯去了。王綰回頭瞪了一眼王賁極不情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臉拉的八丈長。鬍鬚一個勁的抖動著,像山羊在吃草。看看有點悲憤過度。儒生對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看的最重了。
鄒明被人帶了上來。
陰陽家鄒衍的孫子,道家五行術數創始人的嫡系傳人。
別人不知道他的厲害,王竹可是絕對門清。諸葛亮的八陣圖、九宮圖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陣法,以極推算天文學曆法的手段,大多是經過鄒衍的手結合了道家的一些理論而形成的。作為鄒衍的嫡孫,王竹不相信這個鄒明真的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清白‐‐什麼也不知道!
就拿王竹手中的這把劍來說吧,裡面就似乎蘊含了不少玄奧的不為人知的至理。鄒明騙不了他。
鄒明五尺多高,寬肩膀,長胳膊,高鼻樑,一雙小眼睛,開闔之間總要露出刻意隱藏的什麼氣息。一身肌肉,結實的就像王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