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第4/4 頁)
沒有留下確實的把柄,帝后嘴上不說,私下少不得要替他善後。
問題是帝后願意原諒真定,可太子是不會的。如何處置這一子一孫之間的關係……連鹹平帝都感到了頭疼:“戡郎不肯提前說,一則怕咱們聽了震怒,二則怕洩露風聲對他不利。不管怎麼說,小三郎死在西域,為著我大涼的體面也不能不追根問底的。”
“無論如何這個罪名都不能落到小四郎身上!”淳于皇后沉默了片刻,咬著牙道。
鹹平帝一皺眉,道:“若他當真糊塗……”
“大郎膝下如今就這麼兩個兒子,那珍奴能成?”皇后反問,真定郡王是皇后一手扶持出來的,連鹹平帝的態度也受了皇后很大的影響,淳于皇后對這個自己花費了很大心血的孫兒很有感情是一個,此外皇后對真定郡王的支援一直都近乎公開,假如真定郡王從一代賢王、儼然太孫被定成了弒兄之徒,那樣的話等於是徹底的否定了淳于皇后的眼力,也否定了皇后的心血。
這對於多年干政、年歲已晚的皇后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簡單來說,皇后丟不起這個臉。
鹹平帝雖然對唐緣的感情更深些——到底是長子長孫,但被皇后一問也有點無言以對,心頭就湧出一分對太子的不滿來:若不是太子偏寵著綠姬,居然除了她之外不肯要旁的女子不說,要不是皇后拿儲君之位威脅,甚至連真定郡王都不會出生!而定成郡主的生母更是因為一次偶然侍寢就被綠姬迫著太子殺了……
雖然鹹平帝比起太子來還要徹底,索性連妃嬪都沒有的,但鹹平帝並不認為自己是懼怕皇后、或者皇后自恃寵愛干涉了自己在妃嬪上的冊立,鹹平帝覺得自己是出於和皇后共患難的感情才不立妃嬪的。
不管這種認為是淳于皇后的手段高明還是事實,反正鹹平帝就是這麼想的。所以鹹平帝很是厭惡綠姬,聖人總覺得這婦人恃寵生驕得太過了。
帝后膝下一共有三子二女,太子雖然也是三子一女,表面看起來只比帝后少了個女兒。然而不說子女們與父母的親近程度和嫡出的比例了,就說諸子女的才華品行——不算寵愛綠姬和對庶子的偏心,太子本身是個合格的儲君。
另外兩位皇子,晉王孝順又謙和,處處幫襯著太子,朝野上下誰都對這位賢王說不出個不字來;光王年輕些,才幹和平庸,但也不是惹事的人,總歸還是能夠和賢沾邊的。
兩位公主性情強勢些,卻也沒有幹過被朝官彈劾的事情。
再看太子膝下,唐緣雖然才幹本身還是有點的,他庶出的身份卻讓帝后都認為心太大了;真定郡王是帝后都喜歡且滿意的;但唐澄……
提到這個孫兒,帝后怎麼都高興不起來。這個孫兒實在太丟皇家臉了,什麼齷齪腌臢的都撈上身!若非怕留下來殺害子孫的惡名,帝后有時候都巴不得他去死了的好!尤其是極為厭惡男風的鹹平帝。
所以太子雖然有三子,但在帝后眼裡其實也就真定郡王能得用而已。至於女兒上頭,唯一的定成郡主見到太子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帝后心裡都認為,定成郡主若不是由太子妃養大的,一定也沒什麼出息!
這樣凋零的子嗣,太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