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3 頁)
扯遠了,說了太多以前中學的事情,還是繼續看看現在的大學吧。
學校正門進來,正對面就是一尊揮手的毛主席像,以前聽別人說過,一個學校的理工科怎麼樣,就看他們學校的毛主席塑像的手是背在後面的,還是伸出來招手的,因為只有理工科強的學校,才敢於修建手伸出來的塑像,因為他們能夠保證他們建好的塑像,角度剛剛好,手臂不會掉下來造成傷人事件,也用不著時時維修勞民傷財。後來去看過了很多大學,證實的確所有的文科類院校的毛主席像的手都是背在後面的,這是閒話,以後再說。不過至少我們學校理工科的確很強,反正出名的學科,都是土土木木的那種,要不然就是各種材料有機的無機的,至於力學啊風工程啊,都是全國領先,要讓塑像的手乖乖的呆在上面,還不是小菜一碟?
塑像的南北兩邊,是兩棟教學樓,稱之為南北樓。外觀看起來差不多,距離塑像的遠近看上去也差不多,不過我還是兩邊都走了一遍,發現,北邊那棟離塑像比較近,按照我步行的速度,大概至少近個10米。
塑像的後面是圖書館,兩個相接的菱形,據說是為了炫耀學校的力學成就而特意採用的獨特設計,在我看來除了浪費建築面積,到也沒有什麼特別。只不過兩邊的角正對兩棟教學樓,在風水學看來似乎不是什麼好的風水,還好教學樓並不用來住人,不然也犯了火形煞的忌諱。
說到風水,就更不能不提那個號稱在某一年校慶的時候,在數百個設計方案中挑選出來並且花了300萬建造的的大門了,是一個向內的圓弧,並且為了配合這個大門,修了向內彎的一條環形的路,外面是一個正對的十字路口,加上這個大門,正好是一把拉開的弓,還上了箭,正對著學校裡面,這樣的設計真是天才才想得出啊,別人避之不及的反弓煞,這裡卻自尋煩惱的修建一個,還好保留了原來的老校門,彷彿一道屏風,將箭擋在門外,不過估計當年保留老校門也是頗費了一些周折吧,因為無論顏色還是建築風格,兩個校門都格格不入。
越看越覺得這學校怪異,每棟房子的朝向都不一樣,確切的說,每棟房子單獨看就是藝術品,整個學校放在一起看,就簡直亂七八糟,不僅形狀各異,連顏色都五花八門,看來每個設計師都只考慮自己設計的那棟房子的美觀,而絲毫不管是否跟旁邊的房子協調。也許以建築出名的學校,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建築成果吧,又或者建築師跟藝術家也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不拘小節的。
沿著學校轉了一圈,快到西門的時候看見了一些建築模型,白色,看上去似乎有些年頭沒有擦過了,看上去樣子有點眼熟,似乎是上海某些高樓的縮微版,可能是學校曾經參與建造或者設計的吧。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力量趨勢我對他們多看了幾眼,也說不清為什麼,似乎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總讓我覺得,如果那是紙做的,一把火燒了,正好送給某個人似的,也或者那就是擺在墓前祭奠用的樓房?總之,是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左手的鐲子微微動了動,之後我的肩膀到手指都麻木的抽搐起來,我知道它又開始抽筋了,雖然帶上這玉鐲子之後,我經常覺得手腕冰冷,有時候也會抽筋,但從來沒有像這樣,在陽光的直射下,上海36度的高溫下,還會讓我覺得連骨頭都麻酥酥的涼,我揉著胳膊,快步離開了那些讓我不舒服的模型,在食堂門口一片斜斜的草坪上,陽光明媚,背後是流水潺潺,四周是情侶雙雙,我的手終於恢復了正常,我鬆了一口氣,想起來也差不多時間吃飯了,雖然沒有飯卡,學校卻也是可以買飯票的,在食堂一樓入口處買了飯票,打了些亂七八糟的飯菜,還算可口吧,比想像中的好得多了。因為學校尚未開學,我們是新生,來的早些,所以食堂里人並不多,旁邊一桌坐著一對母女,說的是家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