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李潼見李光順態度懇切又小心翼翼,但眉目間憂愁卻是濃鬱得很,很明顯這個對他和李守禮而言只是一個妙廚的婢女,對於李光順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不過僅僅只是尋找一個走失的婢女,也算不上什麼大事,何以李光順又請求他們兩個一同去向房氏說?
腦海中遺留的記憶沒能為李潼解惑,原本的少年李守義對於家門內人事糾葛似乎有些遲鈍。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何必麻煩娘娘。眼下也是無聊,咱們一同去找宮官問一問吧。」
李潼說著便站起身來,不單只為這一事,他也想去看看安排掌管仁智院事務的女官是什麼樣的人。
李守禮自無不可,聞言便也站起來。李光順卻不好意思說剛才在掌院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他與李守禮簡直是兩個極端,心思細膩敏感,哪怕在自家兩個兄弟面前都放不開言行。
此前聽鄭金絮叨,李潼對於家門人事已經有所瞭解。舊年其父李賢居在東宮時,殿下人氣也是旺盛,但之後被廢位幽禁,侍奉者多裁撤,長安幽禁幾年又被發配巴州,落足巴州不久,李賢便被逼令自殺,之後殘餘家人再被押回洛陽,到如今還存留的東宮老人已經寥寥無幾。
房妃身邊尚有兩名舊年供事東宮的女史,再就是李守禮生母張良媛並李潼的奶媽鄭金,李光順所言珠娘算一個,還有就是那個還未及見面的小妹李幼娘身邊侍用兩人。除此之外,尚有七個舊年在巴州時地方進獻的僚人僕婦並宦者,只作粗勞役使,大概旁處也無從安置,便一直留用下來。
眼下仁智院灑掃忙碌近百宮婢、宦者,都非舊人,而是禁中安排過來。說起來,這些宮人們聽從的也不是李潼一家的命令,自有掌院女官負責管理。
皇宮大內同樣有官秩構架比擬外廷,皇帝的妃嬪屬於內命婦,本也有掌管宮事的職權。不過眼下就連皇帝李旦都只能幽居禁中,他那些妃嬪自然也只是虛設。當下直掌宮事的,主要是六尚二十四司的女官們。
這些女官負責的主要是宮事庶務,與上陽宮一眾待詔女官如上官婉兒分屬不同的系統。上陽宮女官本非定製,只是武則天女主執政的一個班底,類似於皇帝秘書省官員。
仁智院掌直位於院舍的左後方,一間廳室作為直堂,兩排廊舍,一邊是倉房,一邊是居舍。
李潼登堂而入時臉色便微微一沉,因為他發現這間直堂陳設居然比他的廳室還要更考究許多。
兩方寬近丈餘的大屏風擺設在堂上,彩紗細綾的屏面,精雕的檀香木作為骨架,木架上還錯落有致的點綴著一些光芒絢麗的珠玉。兩座造型古樸的香爐擺設在堂上不起眼處,香菸蒸騰,滿室芬芳。另有一些精巧美觀的小擺件,將廳堂點綴得頗有貴氣,遠不同於自己居室的素淡,甚至就連房氏居舍都遠有不及。
當然,對於眼下尚還在努力融入這個時代的李潼而言,這些都是眼下不必計較的小細節。但他在意的是,一家人剛剛遷居仁智院,掌直女官的廳堂便佈置得遠比他們居舍要有格調,這說明掌直的女官並不將他們一家人放在眼中,甚至這一份輕視根本都不作掩飾,就這麼明明白白的擺出來!
當看到坐在正堂那一名掌直女官模樣後,李潼眸光又是一寒。他來到這個世界不久,見到的人也不多,而這女官恰好他見過,就是昨日在五殿後廊舍中,追趕嫡母房氏而去的那名被稱作徐典的女官。
掌直女官徐氏看到三王並行而入,一時間也有些詫異並侷促,但很快神態就恢復如常,起身緩行上前斂裙施禮,垂首道:「院室久廢,妾恭在直中,為免怠慢貴人,整頓繁忙,尚無暇敬拜大王等,失禮之處,還望三位大王見諒。不知大王入直可有訓教?」
「掌直不必多禮,我們隨大兄來,是要問一問,我家有女侍珠娘,至今還沒入院。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