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是否追責的糾結(第1/2 頁)
在陳杰精心佈置並參與下,李氏廣東工廠的核查很順利,不斷爆出新料。
一方面,這得益於財務部小陳,對肖總的暗中跟蹤調查。
另一方面,也有全體員工對李周的舉報。
當所有人都知道,李周已經大勢已去,包括供應商在內,自然就開始上演牆倒眾人推,破鼓亂人捶。
很快,肖總在有力的證據面前,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為虎作倀,就是李周的幫兇。
這一段時間,小李老闆和李玉,都跟陳杰一起在工廠內坐鎮。
對肖總是否起訴的問題,很快擺上桌面。
肖總的問題是,身為財務人員,違反財會制度。
可是,如果起訴肖總,就一定會牽扯到李周,這是小李老闆不願意看到的。
他知道,如果逼急了,李老闆手裡,一樣有當時陳杰的貪汙證據,大不了魚死網破。
可是,不魚死網破,又能怎麼辦?繼續逼李周還錢?
對此,不但小李老闆沒有信心,連李玉和陳杰都沒信心。
陳杰估計,現在工廠內的這種狀況,恐怕早就有人告訴李周,李周不會不知道。
原來說,讓李玉和李週一起來工廠核查,可是李周從來都沒出現過。
肖總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為了免於起訴,答應退回所有贓款,並主動揭發李周對自己的利用。
肖總最後的倒戈,就如決口大堤上,最後一道防線被擊破。
李周貪汙證據,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
最後統計,李周至少從這個工廠裡,拿走了最初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七。
遠遠大於草簽合同中的百分之十三。
小李老闆什麼也沒講,把統計報表以郵件形式,發給了自己兄長和李周。
然後通知陳杰,核查到此為止,集中精力,儘快把這家工廠的生產搞上去。
主管技術質量的趙總沒有說錯,合格原料進廠後,質量很快提升。
工廠仍然執行出廠驗貨制度,而且,還是張梅兩人負責,但已經不再有意卡死出貨。
張梅兩人從出貨中,也能明顯感覺到產品質量的提升。
工廠內所有人員都能感覺到,現在工廠內的朝氣以及做好質量的決心。
最後,工廠對肖總沒有起訴,但明確告訴他,保留起訴權力。
肖總離開工廠後,工廠內沒再聘用新的財務總監,而是把小陳提為財務部主管。
王採購也被提為採購部主管。
工廠安定下來以後,小李老闆把李玉和陳杰叫到一起,對兩人說:
“現在工廠基本已經走向正軌,後面就徹底交給陳杰了。
李玉要跟我去找你大伯和李周,談核查後股份的事情,我想先聽聽你們的意見!”
已經查出來的金額,明顯遠遠大於最初講的。
三人都很清楚,按最初李周草簽的協議,明顯是不能執行了!
劉徵當初在酒店,跟李玉父子關於收購李周工廠討論,專門打電話跟陳杰講過。
所以,這時的陳杰,大體知道,李玉父子二人的想法。
即使知道,對於陳杰來講,也沒有想過多參與,這時的他,只想暫時靜觀其變。
劉徵明確告訴了陳杰,當時小李老闆的糾結。
也許小李老闆為了親情,願意放棄李周工廠的股份。
李玉卻完全不同。
李玉知道,在酒店自己曾講,討論是否放棄股權問題,是務虛的,只是不希望父親當時就決定放棄。
可是,沒想到,這個問題這麼快就又擺在了面前。
當時講務虛,迴避這個問題還可以,可是,現在核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