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觀、價值觀成形的階段,王素給這些府邸裡的孩子們描繪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那些新奇的理論和當初仇月教的似乎有很大的不同,王素讓這些孩子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除此之外王素還有一項頗為艱鉅的任務,不知那天晚上公主殿下和林婉君究竟說了些什麼,就在那天晚上準備安歇的時候林婉君忽然說她要讀書,王素當時並沒在意,心說這段時間不是已經開始教你讀書了嗎?
第二天王素才意識到林婉君那句話的深層含義,她要讀書,她要讀很多的書。
“你真要讀書?”
“當然要讀書!相公應該不會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話吧?”
“自然不會……額……關鍵是我最近不是已經開始教你讀書了嗎?這樣不是挺好的……”
“我要讀很多書,我要像相公一樣厲害,琴棋書畫我都要學……我要成為相公的賢內助,我……不能拖了相公的腿。”
“婉君呢,你讀書又不能考功名,讀那麼多書然後幹嘛?”
“做生意呀,相公不是說婉君很有做生意的天賦嗎?”
“做生意其實用不著看那麼多書的,你不用那麼累的……”
“那個……好吧,傻丫頭,那你可要好好努力了,你相公可是很厲害的。”
“我也會很厲害的,嘻嘻……”
以上便是王素與林婉君進行的一番十分嚴肅的對話,可饒是如此,王素還是遠遠低估了林婉君要成為很厲害的女人的決心。
王素在看書的時候她在看書……
王素在鍛鍊的時候她在看書……
王素進入袖裡乾坤的時候她在看書……
王素在……她還在看書……
這儼然就是女學霸的節奏嘛,看到衣服沒人洗,就連做飯這樣的事情都要王素親自動手,這讓王素好幾次都險些按捺不住想要發幾句牢騷,可話到嘴邊想到妻子的初衷又不得不自己給再次壓制下去。
時間就在平淡中度過,轉眼便是重陽。
關於重陽節的起源在九陽大陸多有爭議,一說源自漢朝,也有說是後來方才出現的,不過透過曹氏一族的先賢曹丕的一篇文章中就能夠看出重陽節至少在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便是存在了的,其曾在《九日與鍾繇書》中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當然,這些自是無人會去深究它,《易經》將六定為陰,九定為陽,九九之數想來也算是吉利,這一天幾乎所有的宗族都會團聚,祭祖這類的事情也是免不了的。
這一天王素早早的被柳管家派人接到了王家府上,等候晚些時候的祭祖。
祭祖講求時辰的不偏不倚,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都認為是對先人的不敬,王素到王家的時候府上已經有一些年輕人在院中等候,看樣子他們也都是王家一些生活在外地的旁支,王素和他們簡單的點頭示意之後便不再言語,安靜等候著王家一些老人的出來。
王素到府上聽那些年輕人談論才知道原來在祭祖之前還要召開一次宗族大會,居時會由王家的長老和家主王凱南親自主持。
班固於《白虎通。宗教》中有載:“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
由此可見宗族在古代大家族中的地位何其重要,宗族在古代是按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溯下延,這也是宗族的主線,主線旁有若干支線,支線排列的次序根據與主線之間的血緣關係的遠近而決定。以此推比,一個龐大家族是由主線與無數旁支共同構成的,聯絡他們的便是血脈。
王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