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換帖姊弟(第2/2 頁)
於衣服搭好很顯氣質的那種年輕人。
這段時間劉嘉琳、梁朝瑋的安全性已經不成問題,保鏢也已經撤走,但劉嘉琳並沒有急於恢復開工,每個月還定時要去看心理醫生。
綁架、槍擊、險遭侵犯。
這些對一個年輕女性的衝擊力是很大的,需要時間來撫平,而梁朝瑋也沒有急著再去拍戲,每天就陪劉嘉琳逛街,吃飯。
看得出劉嘉琳在外邊有點神經兮兮,已經對社交產生畏懼,就連以前喜歡跟好友搓麻將的牌癮都沒了。
這種情況下樑朝瑋反而更開心還有一個張子文跟劉嘉琳說說話。
畢竟劉嘉琳對張子文那種發自家人般的關愛,跟其它情緒有極明顯差別。
再加上張子文是一個識分寸,懂事理的後生仔。
梁朝瑋對張子文只剩下欣賞,以及愛屋及烏的關心,嚴格來講,他也還未與劉嘉琳結婚。
劉嘉琳收不收義弟,怎麼對待義弟都不關他事。
“好了,紅幫裁縫的手藝就是靚,以前第一家紅幫裁縫鋪開張,整個港島一衣難求,排隊都要排三年。”劉嘉琳滿臉喜色的笑道:“現在港島有連鎖店,有錢就不用等。”
“下午再拿衣服到衣服封個線,明天就穿這套去天后廟酬神。”
紅幫裁縫最早起源上滬,是國內第一家西裝店,二戰前就為上滬的鬼佬製衣。是國內最講究、最老道的裁縫,尤其以寧波師傅為代表。
港島經濟能發展起來,在人力,物力,文化上很多都是承接上滬逃港的中小資產階級底蘊。否則,光憑港島早年的十幾萬人口,怎麼可能把經濟發展到這步?
不談最需要積累的影視圈,文學圈,光是啟動紡織業,建築業的人員,資金都是一個天大窟窿。
鬼佬港府不可能出這筆錢。
自然而然,港島風貌習俗就會受到上滬、粵省、閩人的影響,在五六十年代的港島,可是號稱“小上滬”呢。
隔天,清晨。
油麻地,廟街,天后古廟。
廟門一開,早已守候在門外的劉嘉琳,梁朝瑋,張子文三人便被道姑迎入大殿,燒了柱頭香。
三人在天后座下都是規規矩矩的跪拜,誠心誠意的求保佑。
劉嘉琳燒完香後,再捐九萬九的功德錢。
最後,一行人在廟祝的引領下來到一間香堂,香堂內,梁頂上懸掛著一柱柱盤香,青煙了了,幽暗肅穆的堂內,莊嚴凝重。
劉嘉琳將一封名帖雙手遞給廟祝,跪在軟墊朝神像重重磕頭:“信女劉嘉琳,感謝天后娘娘保佑,脫得虎口,倖免於難。”
“今庚午年,庚辰月,乙丑日,願與救命恩人張子文結成換帖姊弟,今生今世,視如血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