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說書拍案龍抬頭(二)(第1/3 頁)
在決定直面這位說書人之前,玄奘專門將他的那口水缸,擺放在了不遠處。
大羅金仙級別的祖龍之魂,這是他目前最大的依仗。
而對方,一個說書人。
一個無論怎麼看都是肉體凡胎,毫無修為在身的普通人,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多。
十二年前,為了改變今日之局,玄奘向唐王李世民進言得到採納。
唐律中,對漁夫捕魚、休漁之事做了詳細規定。
還鼓勵漁夫在休漁期,適量向河水中投放餌食,反哺促進水族個體成長。
漁夫發現收穫不減反增,故而各個欣喜、自覺遵守,時至今日已成習慣。
而在玄奘與祖龍之魂,以及各大水系龍王的幕後引導下。
一些懵懂時吃了漁夫餌食的水族,修行入門後,還會在水下尋些金沙作為回報。
不知不覺間,大唐國境之內,人類與龍族水族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某種極為深刻的變化。
那場袁守誠算計涇河水族,激怒涇河龍王的大戲,還沒有上演便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不過佛門有意,量劫當頭,矛盾不在這裡爆發就會在其他地方爆發。
和玄奘異界前世中,另一個版本的西遊故事有點相似。
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因不忿天界上神的折辱,一怒之下,打傷了武曲星君的後輩子弟。
武曲星君去西海興師問罪。
而西海龍王敖閏深知,此時龍族大計已至關鍵時刻,不願多生事端,只勸敖烈能認錯服軟,將事揭過便罷。
卻不料這龍三太子性格剛烈,當場暴怒而走。
卻有高人暗中出手,將他稀裡糊塗的引到了涇河龍王處。
涇河龍王決意庇護龍族子弟,故而得罪天庭武曲星君。
涇渭二水龍王不合,故自古以來便有涇渭分明一說。
那武曲星君便與渭河龍王謀劃,意圖雙方合作,私自降下大雨讓長安周邊良田全部絕收,以此嫁禍涇河龍王。
而這背後,同樣有佛門暗中推動。
因為玄奘在請來龜蛇二將,與那渭水龍王鬥法時才發現。
這渭河龍王,竟去過西天靈山的化龍池。
化龍池乃是祖龍隕落後,一身精純龍元、龍血所化,凡鱗蟲之屬入池後都能得到極大好處。
如今化龍池被收入西天靈山,佛門不斷投入各種天材地寶,品級早已更勝往昔。
佛門也藉此得到了諸多護法神龍。
而這渭河龍王也是其一,表面上自稱隸屬四海龍族,聽天庭玉帝調遣,實際上早已投身佛門。
那一身佛門護體神通,實力已至太乙金仙巔峰,半步大羅。
龜蛇二將聯手,一時間也拿它不下。
不過玄奘卻也看出來了,佛門此舉,相當於是觸了玉帝的黴頭。
玉帝為三界共主,自然會允許如托塔天王李靖這一系力量,與佛門的關係近一些。
但是對於掌握施雲布雨的四海龍族,天庭可是看得很緊,絕對不會讓護法神龍滲透其中。
剮龍臺上的大刀,乃是龍漢大劫之後,道祖鴻鈞聚集龍族業力煉化而成。
能無視修為境界,專殺世間一切龍種。
天庭掌控剮龍臺,四海龍族自然也被玉帝視作為,直屬於天庭的特別勢力。
既然如此,那麼玄奘就不怕把事情鬧大了。
他與祖龍之魂商議決定,直接召集長安周邊七大水系龍王,聯手共誅興風作浪,肆意降災長安的孽龍
一切皆光明正大、名正言順。
哪怕最後那位武曲星君被逼一同出手,也無法再度逆轉局勢。
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