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天要收(第1/3 頁)
通海城東南十餘里靠近大江的一個村莊叫小李莊,村莊不大,也就十幾戶,都是姓李的,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五十多人。
村民平時靠捕魚耕田為生,村子太小,連個正經的里正都沒有,平日裡負責村子大小事務的就是村裡的一個族老。
從下午開始,就開始下雨,到了晚上,雨越發的大了。
看著外面傾盆大雨,族老坐在桌子邊上,一邊擔心一邊慶幸。
稻穀就要收了,這田裡的莊稼一旦被風颳倒了,收成會減少很多。
這老天爺就不能晚兩天嗎!慶幸的是,昨天已經祭祖了,看著天氣不好,比往年提前了一天,正好避開大雨。
族老的小兒子這時靠近了父親,“父親,今天這個雨太大了,還刮這麼大的風,那個,那個,昨天我看到那間祠堂屋頂都有點透亮了,要是今晚上被風颳塌了,就......”
族老看了兒子一眼,沒有說什麼。其實他也知道,那間小祠堂好多年沒有修繕了。
還是在二十多年前,村裡西頭未出五服的一個堂弟,經過十多年寒窗苦讀,終於成了生員,也就是秀才,可把村裡的老老少少高興壞了。
這是李家遷居此地七世以來第一個秀才。幾大家一商量,決定每家捐出一點錢,在村子中心蓋一間祠堂,奉上列祖列宗的牌位。
每到節日,重大日子,奉上祭品,期望祖宗保佑,李家後代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可惜,祠堂是建成了,每年的祭祖也都是很隆重的,但祖宗估計出門訪友去了,秀才再沒前進一步,後生們也還是老樣子。
雖然也有幾個孩子看著還算聰明,但沒有第二個成為生員,祭祖每年還是很隆重,但是那間祠堂慢慢老化,也沒人再提維修的事了。
族老自己不由嘆了一口氣,還是吩咐小兒子去看看,再不濟也不能讓祠堂倒了,壞了後人的運程。
想了一下,還是不太放心,又讓小兒子去隔壁喊上已經分家的大兒子一起去。
族老想著祠堂邊上還住著兩個侄子,幾個人找點木頭撐一下,至少應該可以擋過今晚。
看著再風中搖搖晃晃的祠堂,兄弟幾個也是發愁,本來就是土牆,大雨一淋,就變成了泥水,屋頂都快被翻開了,茅草到處飛。
也幸好祠堂當時蓋的邊上幾乎人家的房子多少擋了一點,不然早跨了。族老大兒子去邊上找了一根大棍子,又找了一塊板子,準備看看能不能先把土牆撐住。
幾個人一想也對,只能冒著大雨,準備去撐牆。就在幾人拿著混子剛到牆邊上,突然轟的一下,祠堂這時一下子倒塌下來。
兄弟幾個看著滿地狼藉,傻了眼。
就在幾人不知怎麼辦的時候,幾十步以外的地方,隱隱傳來了喊叫聲。
大雨,狂風,好像末日,黑暗中,稍微遠點的幾乎看不到,不是村子小,人都熟悉,也恐怕聽不出。
這是西頭秀才娘子的喊聲,幾人都聽出來了。秀才娘子屠戶家出來的,嗓門大,力氣大,一般的壯年男子跟她都不是個。
幾人正在詫異時,有好多人從雨中奔過來,前面一個小孩邊跑邊哭,一邊喊著強盜殺人了,強盜殺人了。
幾人聽到了,大吃一驚,趕緊把手裡的混子握緊了。
這才看到,前面跑著的正是秀才十三歲的兒子,而後面竟然跟著幾個奇裝異服的人,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刀,口裡嘟嘟囔囔的喊著什麼。
幾人也不猶豫了,都是壯小夥子,拿著大棍子就迎上前去,看到他們手裡的刀,幾人就知道不是自己家人。
還是族老小兒子年輕力壯,手裡的棍子粗了一點,他只能兩隻手掄著,對著最前面的一個人就是一下。
前面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