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34)(第1/3 頁)
二、病毒感染的型別
1.按有無臨床症狀,可分為:
(1)隱性感染
(2)顯性感染
1.1 隱性感染:
1病毒進入機體不引起臨床症狀的感染,對組織和細胞損傷不明顯。
2相關因素:病毒的性質、病毒的毒力弱、機體防禦能力強。
3隱性感染雖不出現臨床症狀,但病毒仍可在體內增殖並向外界播撒病毒,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有些病對成年動物不發病,但對仔豬感染與其有很大的關係。
1.2 顯性感染:
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犬細小病毒等)進入機體,可在宿主細胞內大量增殖,造成組織和細胞損傷,機體出現明顯臨床症狀。
2.按病毒在機體內滯留的時間,可分為:
(1)急性感染
(2)持續性感染
2.1 急性感染:
1病毒侵入機體後,經數日以至數週潛伏期,增殖到一定水平,造成靶細胞損傷甚至死亡,從而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出現臨床症狀(突然發病)如引起腹瀉、呼吸道症狀的病毒感染。
2宿主動員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因素清除病毒。
3特點是潛伏期短、發病急、病程數日至數週;病後常獲得特異性免疫(因此,特異性抗體可作為受過感染的證據)。
(目前全球對新城疫“普免”)
2.2 持續性感染:
1大多數病毒感染有不同程度慢性症狀。感染後在體內持續存在數月、年甚至數十年,引起某些組織器官產生遲發性病理變化。
2急性症狀轉化為亞臨床感染後,引起的慢性疾病。
現在臨床上典型症狀越來越少,與母源抗體,疫苗免疫有關→從非典型屍體中分離致病性病原,進而鑑定
持續性感染有病毒和機體兩方面因素:
1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無力完全清除病毒。
2病毒在免疫因子不能到達的部位生長。
3有些病毒可產生缺損型干擾顆粒(dIp)。
4某些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
5某些病毒無免疫原性(朊病毒),不產生免疫應答。
6某些病毒對免疫細胞親嗜,使免疫功能發生障礙或消失。
持續性感染又分為:(1)持續性感染
(2)潛伏感染
(3)長程感染
(4)慢性感染
(5)遲發性臨床症狀的急性感染
2.2.1 持續性感染:
1指自病毒感染機體後,病毒一直存活於機體中並維持一定的數量直至宿主死亡,患者可終生無症狀,或僅於死亡前出現症狀(可能很遲才發生免疫病理病或腫瘤病)。
2如:
引致人漢坦病毒肺綜合徵的 Sin Nombre病毒,在帶毒鹿鼠的尿液,唾液和糞便中終生排放,即使產生中和抗體也不受影響。
3特點:不論是否發病,感染性病毒始終存在
2.2.2 潛伏感染 :
1概念:
一種病毒持續性感染狀態,原發感染後,病毒基因存在於一定組織或細胞,並不能產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現臨床症狀(此期查不到完整病毒)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病毒基因活化並複製完整病毒,發生一次或多次復發感染甚至誘發惡性腫瘤。
2特點:
隱性感染,除非啟用,一般不能發現感染性病毒。
2.2.3 長程感染或慢發感染
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