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 札薩克圖汗部的滅亡(第2/3 頁)
以前他們作為下層牧奴,被層層盤剝壓榨,只能吃野菜和奶渣,自己捕捉旱獺和老鼠、採集蘑菇生存。
現在他們每個家庭都是牧業隊的股東之一,不僅安排工作有工錢,還有年底牧業隊的收益分紅。
他們才知道,原來一切牲畜歸全體所有後,足夠讓所有人過上很好的生活。
尤其是引進細毛羊後,毛紡織工業的發展,讓羊毛成了最大的收入來源。這完全是新增的收入,以前羊毛只能做氈子。
尤其是,楊家開設的貿易行遍佈每個定居點後,外來物資極為便宜,極大的減小了生活成本。
工業品和糧食、布匹、藥品海量的商品,低廉的價格,衝擊了整個漠南草原。讓這些蒙古人目瞪口呆。
他們一邊咒罵著喝血的臺吉們,一邊痛斥著喪盡天良的黑心商人,一邊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感激。
草原一旦開發出來,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楊凡不收他們的稅,只是壟斷貿易。就足夠賺的盆滿缽滿。比收稅賺的還要多的多。
祖祖輩輩那裡過過這種物資充足的生活,還不用去南下拼命搶奪,只用牧業隊的產出就夠了,他們每月領取紙幣工資,去定居點的貿易行購買需要的一切物資。
一旦過上了這種,夢裡都不曾夢到的生活後,這些人對楊家的忠心比鐵石還要堅硬。
誰要是敢拿走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就和他拼命。
那些臺吉們永遠別想再回來統治他們了。他們早已覺悟了,還是楊老爺說的對,是他們養活了這些寄生蟲,而不是臺吉老爺們養活他們,賞他們一口飯吃。
現在沒了這些臺吉、那顏,他們怎麼沒有凍餓而死,反而越過越好了呢。
唯一他們需要對楊家盡的義務,就是當兵和打仗。戰爭中的劫掠和戰利品,也是個人交給拍賣行,進行統一拍賣的。
楊家和他們四六分成。這一點人人都滿意。
這些蒙古族戰士,一旦掌握了火槍和拼刺術,他們對付起其他蒙古人,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他們可以買到金屬滑輪弓,用八個力拉開十四個力的超級虎力弓。攢錢還可以買好馬,買阿拉伯馬和蒙古馬的混血後代。
此時,蒙古語的投降不殺,喊得漫山遍野。
楊凡是鼓勵俘虜獲得蒙古人的,因為他需要勞動力。
歐亞草原太大了。大到沒有足夠的人口來開發。尤其是搞了定居點牧業後,九成的草場都放棄和荒蕪了。
野生動物大爆發,到處都是野獸。
喀爾喀人的語言雖然和漠南有些不同,但是他們很多人都是親屬,彼此是緊密聯絡的。他們紛紛扔掉了刀槍,抱頭投降。
戰場到處都是抓俘虜的官兵。一隊隊的四處奔跑,在暴風雪中俘獲戰敗四散而逃的喀爾喀人。
傍晚的時候,剩下的一萬兩千多喀爾喀士兵都被抓獲了。
騎兵軍的大軍,隨即北進佔領了扎薩克圖汗部的營地。這裡有近二十萬部民。數百萬的越冬牛羊駝馬。
女人和孩子都躲在氈房裡瑟瑟發抖,她們擔心被殺。
安三溪開始讓文書們清點俘獲的物資和人口,登記造冊。
安三溪明白楊凡喜歡清廉的下屬。他不該拿的女人、牲畜、錢分文不取。老爺是英明的主子,不會忌憚下屬的功高震主,他不需要自汙。
楊家的軍隊是現代模式的軍隊,分權十分徹底,而且薪水都是興禾錢莊發的,也就是楊家直接發到官兵的手裡。沒有人能控制軍隊。
他知道老爺講究規矩,出了格的事兒不能辦。
這裡牛羊數百萬,札薩克圖汗家族逃走匆忙,扔下的金山銀海堆積如山,他全部都在軍法官和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