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入鄉隨俗(第2/3 頁)
這兩日王穿所想都是如何敷衍了事,以圖保命存活。
現在目的達到時了,也得了皇上親賜金牌,可這塊金牌此時感覺實在沉重。
當然王穿也並非腦子愚蠢之人,略為思索還是有了些主意。
“回信王,回督主以及幾位大人。
小子其實並無經驗,能受皇上、信王信任,小人也是誠惶誠恐。
可為保大明江山,小人願意赴湯蹈火,對於查此大案,此時尚還沒有清楚的頭緒,不過也有些小小的想法,只怕說出來會讓信王笑話,也請幾位見諒。”
王穿適應能力也很強,短短兩日說話的語氣口吻都已有些大明子民的樣子。
就如同世人所講,沒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跑,但凡在要表達自己主意時,一般都要有意謙虛一些,這樣就算說錯了,那也是有言在先。
上午聽了大明朝皇帝及權貴,現在又聽著魏忠賢與信王的話,心裡也揣測得明白,很快就已進入角色扮演的常態。
魏忠賢一聽也是十分滿意,點了點頭道:“你得皇上信任就不必客氣了,此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非是一件容易之事,王穿大人此時已有主意,不若說出來,想必信王爺自然也想知道,就不必謙虛了。”
王穿一聽,也是不停的對著信王及魏忠賢點頭表示感激。
此時他才再略做思考,清了清嗓子道:“此事現在可以確定的當是乾清宮,依在下所學,王恭廠大爆炸的威力若要影響乾清宮致其倒榻,必然是早就有所圖謀,而且從乾清宮到王恭廠必然有傳導爆炸衝擊波的媒介,只要查出此事,想來可以順藤摸瓜,由此查清謀害皇上之人是否與後金還有倭人有關,此事是重中之重。
依在下分析,此時皇上年輕有為,可若於此時遇此不測,那大明朝必然會內亂不止,於後金及倭人就是機會,此中關聯顯而易見,必須順藤摸瓜,但卻又不能盲目擴大影響,免得反而中了奸人之計,自亂陣腳。
第二點就是對京城內的人員來往進行清查,既然這些倭人能逃走,自然是有接應之人。
依在下分析這些倭人並不會急於逃走,京城才是她們的首要目標。
而接應倭人的這些人必定已然潛藏在我大明朝多年,甚至早就在大明朝安家落戶,名義上已然是大明朝的百姓、官宦有及大富之家。
可這些倭人亡我大中華之心不死,就算三百年後他們也不會放棄侵佔神洲大地的野心。
這些倭人之害一定要斬草除根,不能留有半分,若不然將來也會給中華後世子民造成禍害。
最後就是昨夜的黑衣人,聽聞魏虎公公說過,能達化境的其實並不多,而且武功路數自然也難與掩飾,若能逐一排查,由此很容易就可以開啟查探的缺口,再深察欲圖謀害小人的背後主謀。
不過小人並不會武功,這也只是猜測,所以也不敢亂說。”
王穿此時說得有些斬釘截鐵,對於後金以及大明朝最後的結局他不關心,可對於倭人他是清楚明白了。
倭人這個民族生於島上,心胸狹窄,雖然一直學習我大中華的文化,可卻抱著狼子野心,對我大中華沒有半分敬畏之心,相反卻一直有侵吞之意,這非是一日才有,而是自古就延續的劣根性。
所以王穿此時能做的就是要消滅這些倭人,在四百年後他沒有機會沒有條件,可來到時大明朝他已然有了機會,而且也有條件,可以利用東廠錦衣衛來收拾這些倭人,以解心頭的國仇家恨。
當然他知道這是把四百年後的恨拿來四百年前報,似乎也有些牽強人意,畢竟這種恨還是未發生之事。
魏忠賢到也十分滿意,對於王穿此時更加信任,而王穿所言也有意避開了內鬥奪位之嫌把外憂放在第一,這也給足了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