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靈壽關(第1/2 頁)
幷州,靈壽關。
原為南山驛,宣武三十六年,周宣武帝令幷州總管、忠國公楊犇在此大興土木,修建關隘,又因修在靈韻山和壽寧山之間的穀道之中,故名靈壽關。
靈壽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東西絕壁千仞,群峰如林,連綿不絕。北依遼國拙鹿部大草原,南屏幷州雁門、代、雲中三郡。
其關內、外穀道,闊三百餘丈,蜿蜒曲折,貫通南北,自建關之日起,便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外壯並幽之藩衛,內固神都之鎖鑰,根抵六關,咽喉北地”,位居北地七塞之首,
整個靈壽關城,周長八里,牆高六丈,由巨石砌築,南北各設門洞三,城內無百姓居住,僅用以駐兵,設總兵府,統關軍九千,在此鎮守。
攫欝攫。神武四年二月,馬晉下旨在靈壽關外十里處設榷場一座,以做周、遼互市貿易之用,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此地便興旺繁榮起來,商旅日夜不絕的湧入,人流鼎盛,小小榷場很快便成了一座繁華無比的鎮甸。
……
此時,靈壽關總兵府正堂內。
幷州大都督蒙恬及州內一干文武齊聚一堂,正在議事。
“胡大人,大軍所需糧草可已備齊?”端坐中堂的蒙恬向坐在左側首席的一名紫袍中年官員問道。
此人正是幷州巡撫胡圖,就見其抱拳回道:
“請大都督放心,下官已為大軍準備了三萬石糧食,足以供應大軍一月之需,後續還會有糧食陸續運抵關城,以供大軍所需……”
蒙恬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
“辛苦胡大人了……”
說著掃了眼堂內在座的諸位幷州大員,臉色一肅,凝聲道:
“就在剛才,本督接到幷州鎮撫司的緊急軍報,遼主耶律齊已經率軍到達了拙鹿城,麾下有精銳親軍三十萬……”
“另,有拙鹿部總管納塔、乃顏部總管耶律信、焉耆部總管多倫阿、鄂倫部總管李金寶率部族軍四十萬已經抵近呼倫河畔,離我靈壽關不足八十里。”
“又有兀良部總管金赤率部族軍十萬,開至落霞山附近……”
蒙恬將情報這麼一說,堂內諸人的心登時咯噔一聲,頭皮有些發麻,整整八十萬遼軍啊,這仗讓他們怎麼打呀?就憑幷州十餘萬兵馬?無異於以卵擊石。
就是靈壽關這等天下雄關也不一定能撐得住,畢竟遼國要是拿命來填,就幷州這點兵力還真是夠嗆。
蒙恬打量了一眼堂內,武將們還好些,只是有些震驚,到是沒有一個害怕的,而文官們就差遠了,一個個驚慌失措,眼露懼色,一副怕到極點的樣子,跟末日到了一般,有的官員更是抖得跟篩子似的,就差沒尿褲子了。
也就胡圖還正常些,一臉的鎮靜,只是看他的腳不聽使喚似的抖動,就知道他心裡也沒有表面上那麼平靜。
足足八十萬的敵軍,確實是太恐怖了些,他剛得到訊息的時候也有些心神失守,幾乎亂了方寸,就是他再能征善戰,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有些無計可施,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可不是說著玩的,人家就是要和你正面剛,你有啥辦法?
而且他現在可用的兵力,刨去各地鎮守兵馬,也不過才八萬多點,還要分守靈壽關、落霞驛兩地,光是保證兩地不失都有些難為他了,更不要想其他的了,想到這裡蒙恬就有些頭痛。
巘戅閱筆趣戅。“報!”就在蒙恬有些舉棋不定的時候,堂外忽傳來一聲高喊。
他抬頭望去,就見一名全身甲冑的軍士從門外大步走進來,單膝跪地大聲報道:
“報,大都督!有朝廷傳檄文書到!”
說著將手中的公文高居過頭頂,蒙恬聞言立時起身,快步走下臺階接過公文,又揮了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