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臥底(求推薦票)(第2/3 頁)
東郡。
接到訊息後,李斜馬上到濮陽去找夏侯惇商議。
李斜對夏侯惇道:“夏侯將軍,我已探知黑山於毒等賊,將欲率領十幾萬眾,東出攻打劫略魏郡和東郡。將軍可速報知曹將軍與冀州袁將軍,讓他們早為防備,護民安境。”
李斜雖然統屬於夏侯惇,但他現在風頭正盛,似有追平蓋過夏侯惇之勢,這讓夏侯惇心裡多少有些不痛快。
李斜沒有直接將訊息報給曹操,先告知夏侯惇,也是向夏侯惇表示尊重,想把關係搞好。
夏侯惇問道:“山賊已入魏郡和東郡境界了嗎?”
“前幾日接到訊息他們剛出山谷,現在應該也差不多進到魏郡境界了,再過幾日便會進入東郡。”
“既然賊眾尚未入我東郡,又何須驚慌,待賊眾入東郡我們再出兵討擊不遲。”
夏侯惇也不是不信李斜,只是他對山賊不放在眼裡,他覺得那些黑山賊烏合之眾,根本就不堪一擊。
“我已遣出探馬探查山賊訊息,只望將軍近幾日亦作好擊賊的準備。”
李斜已盡到告知的職責,聽不聽信不信就是夏侯惇的事了。
他將此情報快馬到東武陽告知曹操,讓曹操有所將備。
七日後,有五萬多黑山賊進入東郡境內,攻打頓丘和衛國。
李斜盡起二千兵馬,到濮陽找夏侯惇商議對策。
夏侯惇此時也已接到訊息,他將李斜接入城內。
“不直有何良策?”夏侯惇先發問。
“山賊數眾,我們可先伏兵河邊,待賊眾過河後圍擊,然後再趁勢過河追擊,則賊必敗。”
“賊若不過河呢?”
“東武陽有曹將軍大軍,賊數雖眾,必不敢北上,所以只能南渡。我料賊必過河,且過河者必是白繞。”
連誰要過河李斜都知道了,這讓夏侯惇多少有些不信。
但賊眾終將過河,夏侯惇也是有同樣看法。
夏侯惇領兵二千,留二千人守濮陽。
和李斜合兵到過河渡口二十里處埋伏等待。
同時曹操也已帶著曹仁、曹洪、戲志才。
親自率領步卒七千,騎兵一千,出擊山賊。
只留夏侯淵和荀彧陳宮等人守城。
荀彧去書郭嘉時,他已接到在冀州的郭圖和辛評的來書,要他到冀州輔佐袁紹。
所以郭嘉去了冀州,只有戲志才接到荀彧的書即來東郡。
這時李斜派出去的那三個臥底提前渡過黃河,回到李斜的部隊。
他們帶回來的情報是:黑山賊於毒攻魏郡,眭固攻黃河北頓丘衛國一帶,白繞負責渡過黃河攻濮陽。
白繞帶領有一萬五千多人,都是步卒。
賊人有一萬五,李斜與夏侯惇合起來有四千人,其中還有一千是騎兵,對付山賊已綽綽有餘了。
李斜的計劃是:夏侯惇領兵埋伏在黃河十里處道旁,李斜領兵埋伏在黃河二十里處。
夏侯惇先放過山賊,待李斜前面發起襲擊,山賊潰逃的時候,夏侯惇再從旁殺出,堵住山賊退路,前後夾擊。
中午,大部分山賊已經渡過黃河,鼓譟著向濮陽城行進。
夏侯惇偃旗息鼓,靜伏在道旁二里處,讓山賊安心透過。
白繞手持大刀,騎在馬上,行在賊眾中間。
他們沒有像官軍那樣會派出哨騎探查有無埋伏。
此次他們大舉出動,白繞又帶著一萬多人,並不怎麼把濮陽守軍放在眼裡。
正行進時,突然前面鼓聲隆隆,旌旗招展,喊殺聲震天。
不多時,一隊騎兵當先衝來。
走在前頭的山賊只見來軍衝在前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