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知行合一王陽明小說免費閱讀 > 第48部分

第48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要間斷,如同你剷除盜賊,要有一個徹底杜絕的決心。無事時,將好色、貪財、慕名等私慾統統搜尋出來,一定要將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復發,才叫痛快。再打個比方,就好比是貓逮鼠,眼睛盯著,耳朵聽著。摒棄一切私心雜念,態度堅決,不給老鼠喘息的機會。既不讓老鼠躲藏,也不讓它逃脫,這才是真功夫。如此才能掃盡心中的私慾,達到徹底乾淨利落的地步,自然就恢復良知了。”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王陽明這樣做是不是神經過敏?壞的念頭,人人都有,而且時刻都有,比如看到美女,百分之九十的人會想到床。老舍寫過一部小說,裡面的男主人公看書時一看“女”字旁的字就想入非非,但那男主人公是個真正的漢子。

其實,這正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註腳,你的心一動(知),其實就已“行”了。不要認為一個小私心無傷大雅,時間一久,肯定會出大問題。

民國厚黑學大師李宗吾說:“小私心就如星星之火,你就是不踩滅它,它也不會燎原。”當然,這只是李宗吾的一面之詞,沒幾年後,就有一位後來的偉人毛澤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於我們的私心就像是呼吸般永恆存在,所以我們就要時時刻刻留意他,這即是王陽明提倡的“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字面即使是,肯定有事。有什麼事?就是狠鬥私心。狠鬥私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光復良知。千萬不能忘記這件事,這就是“勿忘”;但你也不要拔苗助長地去光復良知,不要著急,慢慢來,這就是“勿助”。

可世間有些人就是著急,恨不得一天內就能把良知光復,然後一勞永逸,永遠活在極樂世界。王陽明對這種心態提出警告說:“你們呀,做功夫時千萬不要著急(助長)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幾乎沒有人生下來就具備聖人的心性。所以說,光明良知的學業必然是一起一伏、一進一退的。千萬不要因為我從前用了功夫,到現在這功夫不管用了,我卻還勉強裝出一個沒有破綻的樣子,這就是助長。這種做法的危害就在於:連從前的那點功夫也給遺棄了。這可不是小小的錯誤。好比一個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來就走。這就是假裝一副沒有跌倒的模樣來,其實疼痛與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各位只要經常懷著一個‘自然而然,不焦急’的心,耐心地去用功,別人嘲笑你、誹謗你、稱譽你、侮辱你,你都不介意,功夫上無論是進還是退,你不要管,只是悶頭在良知上用功,時間久了,你就能體會到快樂了。”

致良知:聽從第一感覺

致良知,有兩個內容。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於萬事萬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第二是向內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光復良知。實際上,這兩個內容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一個內容,因為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你去做事時,事就在你心裡,還是在心中光復良知。

不過,王陽明對第一個內容討論得特別多,他曾說,人的良知是不倚仗見聞(心外的事)的,孔子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其實只是在見聞的細枝末節上尋求,要抓住主幹(內心上用功)。

有弟子就問他:“您居然說見聞是次要的,我不明白,難道見聞可以去掉嗎?”

王陽明說:“你誤會了。實際上我想說的是,良知是和我們與生俱來的,它就在我們心中,所以不可能是從見聞上產生的。但是呢,良知不可能離開見聞。現在有好多人總是在見聞上用功,那就是捨本逐末。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見聞酬酢,雖千頭萬緒,都是良知的作用和流行。如果離開了見聞酬酢,也就無法致良知了。那麼,你說,良知和見聞是不是一件事?因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見聞,都是你心動後的產物,它在你心內,而你做出了某些行為和決定,就是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天尊皇婿冥界公主玩轉櫻花舞淚魔魂天下緣起金融神豪[主士兵團團]成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