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傷痕相聲?(第1/1 頁)
見林向文著急的模樣,趙振凱也不賣關子:“聽上面說,詩詞語言類的創作,按照國家年初最新規定的稿費發放。”
“那真是太好了。”
林向文一聽,難掩激動。
就在年初的時候,國家出版局釋出了一個《關於試行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辦法的通知》。
具體內容為:
“對於作者,需要發揚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也需要解決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的迫切問題的精神,決定試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
“著作稿為每千字2至7元,翻譯稿為每千字1至5元。”
當時政策一出,全國的作家都歡欣鼓舞,停止了十年的稿費制度終於重新啟動了。
要知道在特殊時期時,作者寫文全憑一腔熱血,一分錢也沒有。
所幸,一切都過去了!
這也是林向文決定走文抄公的一個主要原因。
既然文化館是按照國家的稿費制度進行獎勵,林向文當下就想好了,那就是創作一部相聲。
原因很簡單,詩詞才幾行字。
雖說詩詞是按照行計算,但畢竟是要在八一文藝匯演上朗誦,有時間限制,寫太長肯定不合適。
所以說,費半天勁也賺不了幾個錢。
也就是文藝活動不需要小說,不然,他一定弄個長篇小說,這樣賺的稿費更多。
不過。
文藝活動舉辦近在眼前,可以更早拿到獎金,對於急需錢的林向文,自然不能放過。
透過文刊發表小說的話,從稽核發表,再到拿到稿費,沒兩三個月往往下不來。
因此,這個後面再考慮也不遲!
“向文,怎麼樣,寫個長點的詩詞應該能賺不少?”
趙振凱察覺出林向文對錢看得挺重,便換了個方向進行勸說。
“我看詩詞還是算了,再長能有多長?”
林向文知道詩詞也有長的,但若是上臺朗誦的話就不適合創作太長的篇幅。
“那你不會是想唱歌吧?”
趙振凱好奇道,他知道好多從山村裡來的人,唱歌都比較好聽。
“這怎麼可能?”林向文覺得這傢伙腦洞真是大,“跟你直說吧,我打算創作一部相聲。”
“相聲?”趙振凱挺意外,“向文,你還挺多才的。”
“過去有不少老藝人去我們那裡走穴,老百姓都很:()年代:穿越1977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