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皇(第1/2 頁)
自確定國號和年號以來,朝堂中反對的聲音多過同意的聲音。
為什麼呢?因為人這個字太普通了,普通到隨處可見,沒有一點權威性。
但就是這樣一個最普通、最常見的字,卻從來沒有人,將其真正放在心裡。
面對別人,你有沒有將別人看成是一個和你一樣的人,面對身份高貴的,會不會自慚形穢,面對身份低賤的,又會不會欺凌弱小,或者心生憐憫?
面對自己,我們又是否將自己真正當人看?當有些人做出禽獸不如的行為時,他真的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人了嗎?當有些人被欺負而自卑懦弱時,他又真的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人了嗎?
對別人要不卑不亢,將其視為平等的個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自己要不驕不餒,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人字本身就有這些含義,但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語言即世界,當“人”字成為最普通,最被忽視的字時,當“人”的含義逐漸變少時,現實中的人也就變得和文字中的人一樣了。
從古至今是否一直如此?我可以肯定不是的。
從人、大、天這幾個字就可以推斷出來,人一定是先於大和天的。
何為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天地之物至珍者也,天地之靈至本者也。
何為大?人張開雙手,擁抱世界,有容乃大,可以引申為大小,強弱,高低,貴賤。
何為天?大之上,人世間最大、最強、最高、最尊貴之上的就是天。
研究天的人求的是天道,研究大的人求的是霸道,研究人的人求的是人道。
既然,人是這幾個字之本,那我們也應該接受,人道其實才是霸道和天道之本,是最根本的東西。
當什麼時候人類真正意識到“人”才是世間最根本、最珍貴的存在,才有可能做到以人為本。
如果真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以人為本,那天下大同其實也就實現了。
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賈珠對於朝臣們的反對才充耳不聞,還沒上位就給朝臣們留下了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印象。
隆正二十九年九月初三,是賈珠的三十歲生日,也是選定的建國之日。
一大早,賈珠率領文武百官至神京南郊天壇祭天,上稟於天,下告於民,建立人朝,登人皇之位。
氣氛莊嚴肅穆,處處張燈結綵,賈珠身著龍袍,頭戴皇冠,在百官簇擁之下走上高臺。
儀式開始,首先由林如海高聲宣讀詔書,宣佈賈珠正式稱帝,建立人朝。
詔書中詳細闡述了賈珠的功績和德行,建立人朝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年號及國號的含義,以及目前人朝的領土範圍和百姓規模。
詔書讀完,現場的文武百官及觀禮的百姓紛紛三拜九叩,三呼萬歲。
賈珠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坐上龍椅,拿起玉璽,鄭重地宣佈:“朕乃人朝開國皇帝,既為人皇,當護佑百姓,克己復禮,以臻至治。”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朕以實現天下大同為己任,今後將逐步頒佈各項政策,以人為本,安撫萬民。”
“朕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將盡最大努力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若有不平不法之事,請至官府狀告,無論對方是誰,朕都會為你們做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人朝始建,百廢待興,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參與國家建設,有識之士不必再慨嘆時運不齊,命運多舛,朕不拘身份地位選賢與能,只要有真才實學,朕將掃榻相迎。”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作用,每個人也都是我人朝子民,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