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未來可期(結束)(第1/3 頁)
連續折騰佈局下鋼鐵和造船這倆大即將不久就會迎來賺錢高峰的王牌產業,高建武也有些累了。
但是也很欣慰。
相比原來的時空,他以自己一己之力起碼拉近了同世界至少三十年以上的科技代差。
特別是重工業方面的成績,更是區域性取得了世界級領先的突破。
特種合金方面,已經有了多種影響深遠的合金獨步世界。
並且在機床這些輔助型產業上取得了同世界級先進水平同步的成績,讓機床產業成為第一個與世界水平接軌的產業。在此基礎上,軍工也突破了很多關鍵性的領域。
導彈方面已經區域性領先了。
戰鬥機方面,高溫材料的突破使得噴氣發動機也得到了突破,基於f-4的j79–8/17型加力渦噴發動機復刻成功,接下來生產方面就沒有問題了,雖然說現在是囫圇吞棗硬吃工藝彷制,後續要吃透這款發動機還要有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補課時間。
但是沒有關係,現在j79噴氣發動機的這個機型之高,已經比原來時空1956年6月才彷製出來的第一臺渦輪噴氣式航空發動機——「渦噴5」發動機來說,水平要高出太多,甚至都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靠著他完全可以吃50年老本,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來新時代的渦扇發動機!
要知道「渦噴5」發動機根據蘇聯bk-1φ發動機的技術資料彷制,單臺最大推力255千牛,加力推力325千牛,重量卻高達980千克,這臺渦噴發動機頂多算得上輕型戰鬥機能用的級別,其它就乏善可陳了。
航空戰鬥機這塊有了f4起步,這個領先10年是沒有問題的,有了這十年的打磨和研究,第一代的航空人也就培養出來了一批帶頭大哥了。
國人中缺的不是智商,而是學習的機會和研究的機制。
高建武現在給他們創造的條件,幾乎是這個時代最為理想的研究環境,最好的國內待遇,最尖端的技術資料,甚至攻克了最難的材料和機加工外部條件。
他們根本不需要瞎子摸象自己看著人家的模型摸索前進。
無論是p51d的生產工藝技術細節還是f4的生產工藝技術細節,足以讓他們直接站在巨人肩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建武相信就會極大彌補上這些缺陷。
知道自己弱在哪裡了,再有的放失的補習,這種學習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在原來時空中我兔從30年都炒不好發動機作業到後來發展到看一眼就會,甚至最後變成聽一個概念就敢實現的程度,學習和自我發揮能力絕對可以說世界獨步!
現在高建武雖然忙著到處補鍋,但是這不是起步實在太低了。
簡直就是完全白手起家。
從縫縫補補的小作坊,高建武能幾年間打造出來現在這個初步成規模的工業基礎,除了掛逼厲害,自己的眼光能夠超前也佔有很大一個部分。
從外面劃拉了不少東西回來,比如電子行業和電力行業這倆個產業,高建武就利用機會從大美妞身上薅了不少東西回來,把產業的初小學課程彌補上來不少。
跨越電子管直接發展電晶體起步,除了高建武爆出來電晶體技術,同時也順應了技術的發展節奏在電子產業上彎道超車,現在電晶體計算機也好,基於電晶體的電子產業也好,已經有了一個完備的元器件生產體系,可以生產任何一種電晶體,加上高建武把電晶體的生產工藝技術去註冊了很多的海外專利,而且透過了司徒先生的很多關聯公司輾轉,這個產業興起後,哪怕是美洲對這邊的政策變化,也不會被一網打盡。
起碼技術紅利會吃掉很